[实用新型]基于外部电源和车辆内部整流器的蓄电池储能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07890.8 | 申请日: | 2015-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3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旻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旻睿 |
| 主分类号: | H02J7/14 | 分类号: | H02J7/14 |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曹玉琳 |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外部 电源 车辆 内部 整流器 蓄电池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蓄电池恒流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外部电源和车辆内部整流器的蓄电池储能电路。
背景技术
车辆蓄电池主要靠车辆行驶过程中自身所带的发电机发电为蓄电池储能,发电机发电后要通过电源系统的整流电路将交流变为直流后供给蓄电池,这种充电方式难免因车辆行驶里程过少而用电过多导致蓄电池电量不足,此时就需要将蓄电池从车上拆下来,进入专门的充电间进行充电。这样频繁拆卸和搬运蓄电池,一是浪费时间,二是影响蓄电池的技术状态,不利于蓄电池的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车辆电池恒流储能必须在充电间进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车辆电源系统内部整流电路,提供了一种不需拆卸蓄电池、只需连接外部电源即可随车充电的蓄电池储能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基于外部电源和车辆内部整流器的蓄电池储能电路,包括车辆电源系统,车辆电源系统包括发电机、整流器和蓄电池,在发电机其中两相输出端与这两相对应的整流器的输入端之间设有一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为二位六接柱双掷开关,转换开关的两个固定接柱接整流器的两输入端,另外四个接柱分两组分别连接发电机输出端和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安装在车辆内部,其包括变压器、可调电阻器和熔断器,变压器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其输出端与可调电阻器、熔断器串联后作为充电电路输出端与转换开关的一组接柱连接,用于在转换开关切换到该组接柱时通过外部电源为蓄电池充电。本实用新型在原有车辆电源系统中断开发电机任意两相输出端与对应整流器输入端,接入一转换开关,通过转换开关可接入连接外部电源的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中有变压器将220伏或380伏交流电源变压成14伏或28伏,继续利用车辆整流器内部的桥式整流电路进行整流,并通过可变电阻进行电流调节,从而将输出的恒流电流直接给车辆蓄电池进行补充恒流储能充电。
进一步,在整流器与蓄电池之间设有电流表,用于指示蓄电池的充电电流。
优选的,所述变压器输入端、转换开关和电流表安装在车辆驾驶室内,这样可在驾驶室内完成充电电路的切换和外部电源的连接,并随时观察充电电流变化。
进一步,充电电路还包括一电压表,电压表与充电电路输出端并联,用于指示蓄电池的充电电压。
进一步,外部电源可以为照明电源或其他发配电电源,所述外部电源为220V或380V标准三相交流电源。
优选的,所述变压器规格为220V 380V/14V 28V,初级有两个电压端子220V和380V可供选择,次级电压为14V和28V安全电压,两个输出电压可以分别适用汽油车和柴油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适用范围广,实用价值高。不仅适用于12伏汽油车系,而且适用于24伏柴油车系,在不改变车辆电源系统电路原有性能功用的前提下,将电源系统整流器电路稍作变化,即可随车对车辆蓄电池进行恒流储能充电,不必从车上拆下电池,改变了车辆蓄电池补充恒流储能充电必须进充电间的现状。
2、机动性能好,工作效率高。一是该装置的输入电源可以是220伏或380伏,也可以是照明电源或工程车发配电电源;二是车辆原有的系统连接线路组成、功用、性能不变,线路转换操作简便,避免了车辆蓄电池补充恒流充电时频繁的拆卸与安装,节约了大量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将就车的定电压充电变成了充电间式的恒流充电,充电时间短,充电效率高。
3、使用方便,工作可靠。由于车辆蓄电池充电过程是利用整流器内部的桥式整流电路,加上一个变压器和可变电阻器等元件,始终在恒流下进行的储能充电,方便快捷,性能稳定。
4、经济价值高。由于车辆蓄电池无需拆卸就可就车进行补充恒流储能充电,减少了车辆蓄电池不必要的外部损伤,特别是车辆蓄电池的正负极柱的损伤是造成车辆装备电池报废、致使寿命缩短的重要原因。采用本装置进行充电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故该装置的使用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旻睿,未经徐旻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78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润滑轴承复合材料工艺流程
- 下一篇:电气设备接头专用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