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地线防跳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6664.8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0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吕攀;钟建;李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H02G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46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线 跳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导地线布线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导地线防跳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架空线缆进行导向牵引时,直线放线轮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在架空线路放线施工过程中,特别是采用旧线带新线时,导线通常要置于滑轮中且在滑轮中不间断移动,当遇到抱立杆型,由于线路转角造成导线的接头总是犯卡,并且导线以及地线移动时因其径向会产生不稳定的作用应力,直接导致导线以及地线与滑轮支架的内侧壁发生严重的摩擦,进而导致放线阻力增加,同时出现滑轮中支架与滑轮的间隙过大,导线以及地线在牵引过程中容易跳槽,很容易将导线以及地线损伤,如果在接头处出现卡线,会造成横担扭曲,甚至是倒杆的现象发生,最终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地线防跳槽装置,实现减小滑轮与支架的间隙,避免在滑轮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导地线出现跳槽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导地线防跳槽装置,包括纵截面为矩形的支架以及转动设置在支架上下两端的挂钩、滑轮,在所述支架的侧壁上开有螺孔,所述支架的两内侧壁上安装有防跳辊,螺杆的活动端贯穿支架的侧壁与防跳辊的一端连接,所述防跳辊的另一端在沿其轴线指向螺杆的方向上设置外径递增的压辊面。针对在导地线的牵引过程中线缆出现的跳槽现状,申请人经过长期研究并对现有的滑轮支架进行改进,特别是针对多种尺寸的线缆牵引布线,在矩形的支架两侧壁开设有螺孔,螺杆通过与螺孔的配合在支架内侧壁上的防跳辊连接,且防跳辊具有沿其轴线指向螺杆的方向上递增的外径,因此通过螺杆的前后调节可使得两个防跳辊的压辊面与滑轮的上缘构成一个类似于三角形的活动区域,进而使得通过滑轮上沿的线缆在被牵引时完全置于该三角活动区域内,并且线缆正常移动时线缆的上部外壁与两个压辊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即当线缆发生径向的跳动时,线缆外绝缘层会直接与防跳辊的压辊面接触以避免线缆进一步的跳动,同时不会影响线缆的牵引移动,达到减小滑轮与支架的间隙,避免在滑轮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导地线出现跳槽情况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压辊面上沿其轴线指向螺杆的方向上依次套设有多个等高的圆台,且多个所述圆台的锥度沿压辊面的轴线指向螺杆的方向递减。通过螺杆的移动可使得压辊面与不同直径的线缆外壁有不同的接触,然后在各类不同直径的线缆牵引时,锥形的压辊面与线缆外壁的接触点完全不同,因此在线缆发生进行跳动时,两个压辊面与滑轮的上缘所形成的三角活动区域的范围会发生变化,即线缆外壁与压辊面之间的间距调节不灵活,进而导致线缆与压辊面发生剧烈的冲击或是直接卡死在该三角活动区域范围内,申请人通过更进一步的实验,在压辊面上套设多个锥度沿防跳辊轴线指向螺杆的方向上递增的圆台,使得防跳辊的纵向截面的上下两端形成多个倾斜度逐渐增加的斜面,以保证在不同线缆牵引时其外壁与圆台外壁之间的接触点相同,即保证线缆在整个牵引过程中,即有径向跳动的情况发生时,线缆不会发生局部的圆周壁上出现明显的压痕或是划伤,进而保证线缆牵引效率。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圆台之间还设置有过渡圆面。在圆台针对不同直径的线缆进行调节时,特别是大小直径的线缆的变径处理时,一旦线缆发生径向跳动,则线缆的外壁很容易与其相配合的圆台外壁发生接触偏差,而与其他圆台的端部接触且产生碰撞,进而导致线缆外壁受损,本实用新型在相邻的两个圆台之间设置有过渡圆面,即使线缆与其配合的圆台发生接触偏差,线缆的外壁会与过渡圆面直接发生接触,防止多个圆台端部的突出部分对线缆造成较大的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压辊面上沿其轴线指向螺杆的方向上依次套设有多个环形槽,多个所述环形槽的纵截面均为圆弧形,且多个所述圆弧形所在的圆周直径沿压辊面的轴线指向螺杆的方向递增。通过螺杆的移动可使得压辊面与不同直径的线缆外壁有不同的接触,然后在各类不同直径的线缆牵引时,锥形的压辊面与线缆外壁的接触点完全不同,并且线缆外壁与压辊面的接触为点接触,即两者接触面积相对较少,因此在线缆发生进行跳动时,两个压辊面与滑轮的上缘所形成的三角活动区域的范围会发生变化,即线缆外壁与压辊面之间的间距调节不灵活,进而导致线缆与压辊面发生剧烈的冲击或是直接卡死在该三角活动区域范围内,申请人通过更进一步的实验,在压辊面上套设多个纵截面为圆弧形的环形槽,且多个所述圆弧形所在的圆周直径沿压辊面的轴线指向螺杆的方向递增,即保证不同直径的线缆在与其相对应的环形槽接触时,圆弧形的槽底与圆弧状的线缆外壁相互接触,增大了两者间的受力面积,避免线缆外壁上出现局部应力集中而出现受损的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66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缆桥架
- 下一篇:便捷型直流牵引供电开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