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6356.5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6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谢位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位强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线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穿线器。
背景技术
室内电路穿线是房屋建造或装修后必须进行的一项基本工作,不论是平房还是楼房、厂房。首先应当把电路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保证在日后电器的使用中不会造成人身触电和电器火灾事故。
现有大部分人都是采用人工穿线的方式弯沉穿线,也有少部分厂家生产了一些穿线器,但是现在市面上的穿线器存在着易打滑、出线易打结的问题,这就使得在穿线效果不好、穿线不好引发后续安全问题的机率大大提高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线器。
一种穿线器,其包括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入线机构、出线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的驱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与所述驱动齿轮相连接的同步齿轮;在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同步齿轮之间设置有固定轮,所述固定轮与所述同步齿轮之间通过同步带相连接;并且,在所述同步齿轮与所述同步带之间设置有供线穿过的间隙,使线在所述同步齿轮和所述同步带的带动下经所述入线机构并从所述出线机构穿出。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出线机构的出线端设置有线盒。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穿线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并用于调整出线位置的调整机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设置于同步带两侧并使所述同步带中部形成凹陷的压线轮和调整支架;所述调整支架包括支架和固定架;在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有调整轮,所述支架和所述调整轮共同活动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调整轮位于同步齿轮一侧且贴着同步带,并同时紧邻出线机构的入口端;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杆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所述调节螺杆两端套有螺母,通过控制所述调节螺杆的位置带动所述调整轮调节所述同步带与所述同步齿轮的压紧程度。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板、调整板和调整件活动的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调整板固定于所述电机板上,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调整孔,所述调整板卡合在所述调整孔内并通过所述调整件固定;在所述电机板和所述固定板上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调整件穿过所述电机板和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孔将所述电机板和所述固定板固定在一起。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变速箱;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驱动齿轮。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同步齿轮包括圆形轮和挡板,所述挡板的直径大于圆形轮的直径,且挡板的最外沿一圈向上翘起。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入线机构包括绕线轮和弹簧;所述绕线轮与所述同步齿轮轴连接,所述弹簧一端紧邻所述绕线轮,另一端紧邻所述同步齿轮。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线机构包括出线管,所述出线管一端紧邻同步齿轮,另一端位于固定板前端;在所述出线管的出口端还设置有计数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线盒设置于所述出线管的出口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齿轮与同步齿轮的链传动及同步齿轮与固定轮的带传动,使得电线出线时不易打滑,避免驱动轮与同步轮之间产生转动不同步,使得驱动电机转速与出线进度不一,影响该穿线器精度,以及因为打滑容易出现部件损耗严重,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设有调整机构,可帮助出线、调整轮的挤压使得电线不易打结,压线轮起到一个限位作用,确定了电线从同步齿轮与同步带之间的缝隙出来的位置;
(3)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旋转即可带动绕线轮旋转,达到一个自动出线的功能;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调整驱动电机的位置可以驱动齿轮的位置,确保同步齿轮一直紧压电线;
(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调整支架的位置,可以随需要调整同步带对电线的包角;
(6)本实用新型中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位强,未经谢位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63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