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增强移动终端静电力触觉再现感受的屏幕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5790.1 | 申请日: | 2015-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9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颖;龙慧;王庆龙;董杨瑞;王婷婷;吴赛文;冯君诗;燕学智;陈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041;B32B15/0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移动 终端 静电力 触觉 再现 感受 屏幕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静电力触觉再现装置的触觉再现屏幕组件。
背景技术
高效自然的触觉再现技术能够提供更为真实和直接的交互体验,是目前虚拟现实领域的热点。触觉再现技术在科学教育、工业设计、盲人看图、远程医疗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静电触觉再现技术被普遍认为是实现触觉再现系统小型化的最主要方式,是可以在移动终端实现触觉再现的最主要技术方式,是触觉再现领域的最新技术。静电力触觉再现技术通过改变施加在触摸屏上的电压影响操作者手指受到的库仑力,进而改变操作过程中操作者手指感受到的摩擦力,从而实现在普通触摸屏上再现触觉。静电力触觉再现技术可以不需要穿戴其它装置,利用裸指直接在显示屏上触摸到被显示物体的形状、纹理甚至柔软性。
但目前的触觉再现技术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比较大,静电力触觉感受因人而异,静电力感觉不明显,这些因素限制了静电力触觉再现技术在移动终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增强移动终端静电力触觉再现感受的屏幕组件,以解决静电力触觉感受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透明绝缘层、透明导电层、玻璃底板,在该透明绝缘层上通过静电吸附有透明半导体薄膜,该透明导电层与驱动模块连接,该驱动模块与金属外壳连接。
所述透明半导体薄膜采用氧化锌半导体材料,厚度为10微米,导电率为100西门子/米,表面电阻为105欧姆;
所述透明绝缘层采用二氧化硅,厚度为1微米,介电常数为4.0,透光率为98%;
所述透明导电层采用氧化铟锡,厚度为50微米,透光率为9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增加的氧化锌半导体材料的透明半导体薄膜,可使手指接触受更大的电荷刺激,明显的增强静电力触觉感受,增强了静电力触觉再现技术的适应性。同时系统可降低驱动电压,节省了资源有限的移动终端的电量消耗;透明导电层经驱动模块与金属外壳连接,将本实用新型的电势地连接在移动终端的金属外壳上,当人手持具有静电力触觉再现功能的移动终端时,身体与触觉再现屏幕形成回路,增强了静电力触觉再现感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透明半导体薄膜、透明绝缘层、透明导电层、玻璃底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透明绝缘层2、透明导电层3、玻璃底板4,在该透明绝缘层上通过静电吸附有透明半导体薄膜1,该透明导电层与驱动模块5连接,该驱动模块与金属外壳6连接。
所述透明半导体薄膜采用氧化锌半导体材料,厚度为10微米,导电率为100西门子/米,表面电阻为105欧姆;
所述透明绝缘层采用二氧化硅,厚度为1微米,介电常数为4.0,透光率为98%;
所述透明导电层采用氧化铟锡,厚度为50微米,透光率为95%。
工作原理:根据静电力触觉再现原理,移动终端7内的驱动模块5与透明导电层3相连,为其提供激励信号,同时系统的电势地连接在移动终端7的金属外壳6上,形成等电势地,当人手8握住或手持具有静电力触觉再现功能的移动终端7时,身体与透明导电层形成回路,增强了静电力触觉再现感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5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功能片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