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轮罐耳用环形弹簧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5712.1 | 申请日: | 2015-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5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周调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调彪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F16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罐耳用 环形 弹簧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提升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作提升设备导向轮的滚轮罐耳,具体涉及一种滚轮罐耳用环形弹簧缓冲器。
背景技术
滚轮罐耳用作罐笼、箕斗或平衡锤等提升设备沿钢罐道升降时的导向轮,并为它们提供导向和缓冲作用,是提升设备上非常重要的部件。
传统的滚轮罐耳包括底座、摆架、滚轮和缓冲器,摆架通过铰链与底座联接,滚轮通过转动副和摆架联接,摆架和底座之间安装有弹性的缓冲器,在缓冲器的作用下滚轮一直靠紧钢罐道,当遇到钢罐道上下不直、有起伏的地方时会引起提升设备振动,滚轮随着前后移动,摆架随着摆动,摆架又把振动传递给缓冲器,缓冲器内的弹性元件能缓冲和吸收振动,从而使提升设备运行趋于平稳。
缓冲器内的缓冲元件,常用的有碟簧、螺旋弹簧或橡胶弹簧。
同样大的尺寸,碟簧、螺旋弹簧和橡胶弹簧的刚度太小,只能使用在轻小型的提升设备上,不适用于重型提升设备,使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随着煤矿开采效率的提高,提升容器的重量也随着不断提高,以前使用的箕斗自重加上载重一般不超过四十吨,现在新设计的箕斗自重和载重能达到八十吨,甚至有的达到一百吨。国家标准中要求缓冲器在最大压缩量时需要的压力应不小于提升容器重量的二十四分之一,这就要求选用刚度更大的缓冲器,传统使用的缓冲元件是依靠弹性材料发生弹性弯曲来工作的,刚度较小,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要选择新的缓冲元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刚度更大的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滚轮罐耳用环形弹簧缓冲器,包括套筒组件、导杆组件和环形弹簧,套筒组件包括套筒、滑孔和套筒耳环,导杆组件包括导杆耳环、导杆和压环;导杆与滑孔配合组成移动副,环形弹簧套在导杆的外部,位于套筒内部,环形弹簧的一端压紧压环,另一端压紧套筒的内端面,当有外力通过套筒耳环和导杆耳环压缩本实用新型,即通过外力使套筒耳环和导杆耳环的距离变小时,则环形弹簧可以通过弹性力抵抗这个外力。
套筒耳环和导杆耳环分别与摆架和底座组成铰链。
以上所述的环形弹簧出自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设计手册》,成大先主编,第五版,第三卷,第11篇,第11-99页,《第9章 环形弹簧》,环形弹簧是由多个带有内锥面的外圆环和带有外锥面的内圆环配合组成,在承受轴向力后,各圆环沿圆锥面沿圆周方向伸缩,周长发生变化,在轴向相对运动产生轴向变形而起到弹簧作用。
以上所述的环形弹簧的制造材料通常选用60Si2MnA或50CrMn,该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耐冲击性能和足够大的塑性变形性能,适合于制作弹性环。
在套筒、压环和导杆所围笼的空间,除了有环形弹簧以外,在间隙中充满了黄油,使各个零件得到润滑,还能防止生锈。
在提升设备上下运行时,当遇到钢罐道上下不直、有起伏的地方会引起提升设备振动,滚轮随着前后移动,摆架随着摆动,摆架又把振动传递给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受压缩时,里面的环形弹簧发生弹性变形,能缓冲和吸收振动,从而使提升设备运行趋于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对于传统的缓冲器,本实用新型能设计得刚度比较大,可以使用在重型提升设备上;弹性元件的封闭性较好,对环境适应性较强,对淋水、灰尘的承受能力较强;本实用新型的造价较低,结构简单,维护费用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在滚轮罐耳上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向剖视图,环形弹簧3伸展开的状况;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向剖视图,环形弹簧3被压缩的状况;
图中所示:1.套筒组件;11.套筒耳环;12.滑孔;13.套筒;14.内推面;2.导杆组件;21.导杆耳环;22.导杆;23.压环;3.环形弹簧;31.内圆环;32.外圆环;4.底座;5.摆架;6.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调彪,未经周调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57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施工升降机下极限安全装置
- 下一篇:智能呼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