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高温结合常压粉煤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5435.4 | 申请日: | 2015-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9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宋成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恩德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C10J3/46;C10J3/84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李壮男 |
地址: | 11312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结合 常压 粉煤 气化 | ||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气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压粉煤气化炉。
2、背景技术
煤气化技术对于合理有效地利用煤炭,最大限度的提高煤炭利用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至今仍有很大的发展创新的空间。常压粉煤气化炉是煤气化技术的重要设备。老式常压粉煤气化炉,就是用廉价的粉煤作为原料可产出燃料气、合成气的常压流化床气化炉。
老式常压粉煤气化炉的特点:
廉价的粉煤做原料。
可生产可达1100~2300大卡的煤气。
操作、维修简单,维修量特少。
技术成熟的气化炉,年连续运转率可达92%以上,生产负荷弹性大(50~110%)。
中国专利ZL97202018.7和ZL200720011795.1公开的常压流化床粉煤发生炉克服了以往常压粉煤气化炉的缺点,但还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使用煤种范围不够广泛,局限于褐煤、长焰煤、弱粘煤、不粘煤。
粉尘中含碳量较高(近30%),因此碳利用率比较低下(≤93%)。
炉内反应温度较低(950~1050℃),循环水中含苯酚等有机物造成环境污染。
煤气中有效气含量比较低下(≤74%)。
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高温结合常压粉煤气化炉,以克服老式常压流化床粉煤气化炉的缺点,消除环境污染的根源,产出高质量的煤气,同时降低煤气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低高温结合常压粉煤气化炉,具有低温气化炉,低温气化炉连接有煤气管,本实用新型煤气管的另一端连接高温反应炉,高温反应炉具有立式圆筒状炉身,在圆筒状炉身下部有煤气出口管。
本实用新型将低温气化炉与高温反应炉结合在一起,将出自低温气化炉的煤气中带出的没反应的煤粉,在高温反应炉与气化剂进行再次反应。低温气化炉的操作温度为950~1050℃(灰熔点以下),操作压力为10~16KPa,煤气中有效气为70~74%,出口煤气中含尘浓度为50~200g/Nm3,粉尘中含碳量为20~30%左右。高温反应炉的操作温度为≥1350℃,压力为9~15KPa。
从低温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煤气通过高温反应炉的反应过程中,煤气中的有机物全部被分解,原料气中的绝大部分二氧化碳转换成为一氧化碳,煤气中的粉尘都被熔解,粉尘中的碳几乎全部回收利用。
高温反应炉出口煤气中有效气含量可达到80~90%,熔渣中含碳量为0.5%左右,碳利用率≥99%,颗粒状的熔渣可作为建材原料,得到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使煤气中有效气由70~74%可提高到78~85%;而且出自高温反应炉的煤气中甲烷含量会很少,非常适合做合成气,煤气中甲烷含量由2.5~3.5%可降到0.1~0.5%;粉尘被高温(≥1350℃)熔解,粉尘中的碳被全部气化,粉尘中的含碳量由30%降到0.5%以下;碳利用率由85~93%可提高到≥99%;
例如用40000Nm3/h能力的炉子,在同等原料条件下每1000Nm3的有效气煤耗由779.2kg/km3降到656.6kg/km3;氧消耗量由299.4Nm3/kNm3降到278.9Nm3/kNm3即,每1000Nm3有效气中可节约122.6kg煤和20.5Nm3氧气。也就是说,40000Nm3/h能力的炉子,年产煤气量3.2亿Nm3/年,可节约980.8吨煤和164000Nm3氧气。其结果,煤气成本相应的大幅度降下来,企业会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在常压煤气化技术领域里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同时也彻底解决了粉尘污染的环保问题。
4、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常压粉煤气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5、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常压粉煤气化炉主要由发生炉8、回流高温旋风分离器16、煤气管14和回流管17组成,发生炉8具有圆筒状炉身10及中部圆锥体7,顶部为拱形封头12,底部为圆锥形封头5,炉身及顶部封头内衬为保温砖和耐火砖,中部圆锥体7和圆锥封头5内衬耐温层。
本实用型主要由低温气化炉8,煤气管14,高温反应炉21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恩德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恩德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5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品加工机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乳化植物油制备及原位注入一体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