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4225.3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4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宁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航中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35 | 分类号: | B60N2/23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靠背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整装置,属于车辆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其普及已经越来越广泛。汽车座椅作为汽车内部重要的组件,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舒适安全的驾车和乘车环境。其中汽车座椅的前后角度可调为其必备的功能,通过适应性的调节可尽量使每个驾乘人员获得舒适的乘坐角度,同时也以此保证驾驶员进行行车操作的安全性。
现有的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位于座椅部件和靠背基座之间的转动轴和操纵杆,所述操作杆抵抗由座椅使用者施加的力而枢转并且在此使座椅部件和靠背基座之间的齿部脱离啮合,使得在这两个部件之间的倾斜能够由座椅使用者设定;当达到期望的倾斜时,所述座椅使用者松开操作杆,使得再次实现两个齿元件的啮合。不足之处在于占用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整装置,包括与座椅连接的固定件和与靠背连接的滑动件,所述固定件上开有弧形的凹槽,所述滑动件上开有圆孔,一圆柱体穿过圆孔伸入所述凹槽中,所述圆柱体可在所述凹槽内滑动,且可在圆孔内转动,所述圆柱体表面为齿形面,凹槽内壁设有对应的齿形面。
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整装置,所述凹槽的弧度为90°。
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整装置,还包括一把手,把手连接所述圆柱体。
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整装置,所述圆柱体上位于圆孔处设置有弹性件。
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整装置,所述圆柱体远离滑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的直径大于凹槽的直径。
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整装置,所述圆柱体靠近滑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的直径大于圆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调整装置通过圆柱体与凹槽来实现座椅靠背的角度调节,圆柱体表面为齿形面与凹槽内壁的齿形面卡合,固定座椅靠背的位置,圆柱体不与凹槽内壁卡合时,调节座椅靠背的位置,调节方便,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各部件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且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角度的侧视图。
图中:1、固定件,2、滑动件,3、弧形凹槽,4、圆柱体,5、把手,6、弹性件,7、第一挡块,8、第二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的调整装置,包括与座椅连接的固定件1和与靠背连接的滑动件2,所述固定件上开有弧度为90°的弧形凹槽3,所述滑动件2上开有圆孔,一圆柱体4穿过圆孔伸入所述凹槽3中,所述圆柱体4可在所述凹槽3内滑动,且可在圆孔内转动,所述圆柱体4表面为齿形面,凹槽3内壁设有对应的齿形面。
所述圆柱体4还连接有一把手5,从而易于手握,调节方便。所述圆柱体4上位于圆孔处设置有弹性件6。弹性件6可以减小圆柱体4与滑动件2的摩擦,延长圆柱体4和滑动件2的使用寿命。所述圆柱体4远离滑动件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块7,所述第一挡块7的直径大于凹槽3的直径。所述圆柱体4靠近滑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块8,所述第二挡块8的直径大于圆孔的直径。第一挡块7和第二挡块8能够防止圆柱体4发生沿圆柱体4长度方向的位移。凹槽3的优选弧度为90°,能够完全满足靠背调整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调整装置在使用时,圆柱体4与凹槽3内壁相互卡合,当需要调整座椅靠背的倾斜度时,将圆柱体4旋转,此时,圆柱体4与凹槽3内壁的齿形面分开,圆柱体4可在凹槽3内滑动,调整至所需角度,再次旋转圆柱体4与凹槽3内壁卡合,从而进行固定。
特别说明的是,相关附图未以图形示出座椅与靠背,应当理解,调整装置在整车中的装配关系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上述装配连接关系,故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航中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航中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4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儿童座椅挂钩支架
- 下一篇:PLC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输入端用毛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