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型水产培育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4186.7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7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陆全平;严维辉;朱锡和;王崇华;周刚;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K6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001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水产 培育 试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技术,尤其是一种供水产培育试验用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简易型水产培育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产养殖中,为了取得理想的养殖效果,往往需要对不同的品种进行养殖试验,通过不同的养殖参数比较得到最佳的养殖参数,为此一般的试验基础均需要设置大量的培育池,造成占地面积大,管理不便,小环境调节困难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技术的提高,因此设计一种占地面积小,适应多品种、多参数培育的试验系统就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水产养殖、培育试验中存在占地面积大、小环境调节不便的问题,设计一种占地面积小、调整方便、适用于多品种、多参数调整的简易型水产培育试验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简易型水产培育试验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
水塔1,该水塔中安装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口与水源相连通,水塔1中安装有进水位立位传感器和水泵停止抽水水位传感器;
多个培育池2,它们呈一列或多列直线状排列,每个培育池2中设有溢流口,每个培育池中均种植有与所培育对象相匹配的水草或铺设有相应的培育装置;
气泵3,该气泵3用于向每个培育池水体中送气增加水体含氧量;
主布水管4,该布水管的进口端与水塔1的内部相连通,在与每个培育池相对位置处均设有向培育池中注水的出水口;
主布气管5,该布气管的进气端与气泵3的出气端相连通,每个培育池中放置的充气头6的进气口均与主布气管5相连通。
所述的水源为池塘7或自来水管。
所述的主布水管上安装有水量调节阀8,在主布气管上安装有气量调节阀9。
在所述的培育池上罩装有防爬脱网。
培育池为适合于室内或室外使用的塑料培育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能根据试验目的和品种随时调整培育池的数量,延长或缩短主布水管、主布气管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能完全模拟水体环境实现水体的循环,保证养殖、培育池中水体的清洁和含氧量。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进行鱼苗培育试验,还可进行虾、蟹、龟、鳖等各种水产品的培育。
本实用新型能根据水塔中的水量自动控制进排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简易型水产培育试验系统,它包括水塔1、培育池2、气泵3、主布水管4和主布气管5,如图1所示。水塔1中安装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口与水源相连通,水塔1中安装有进水位立位传感器和水泵停止抽水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送到安装在水塔旁的控制器10中,由控制器10控制水塔1中的水泵的工作,实现自动化工作,为了模拟水体环境,水塔最好是安装在天然池塘7的岸边,进水管插入池塘中,进水口上加装过滤网,以防水草杂质等进入水塔,水塔通过主布水管4将水送到呈单排或多排列的多个培育池2中,每个培育池2中均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上应加上滤网以防止鱼苗从溢流口流出,培育用水源源不断地从主布水管流入培育池中,再从培育池中流出,使培育池形成活水状态,有利于鱼苗或其它水产的健康成长,在每个培育池可种植有与所培育对象相匹配的水草或铺设有相应的培育装置,如泥、沙、石子等。气泵3通过与主布气管相连接的充气头6向每个培育池水体中送气增加水体含氧量;在主布水管上安装有水量调节阀8,在主布气管上安装有气量调节阀9以便于人工控制水量和气量,每个充气头与主布气管相连接的位置上还可设置调节气量的调节旋钮。根据培育对象的不同,培育池可加装防爬脱网,也可采用露天敝开式结构,为了移动方便,培育池一般采用塑料注塑成形,也可采用瓦缸、不锈钢等材料制作。为了便于培育池中的水的回收利用,可在培育池下方挖设排水沟。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41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