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杆安装辅助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3681.6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8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顾明宏;孙为兵;顾颖歆;赵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10 | 分类号: | B62B3/10;B62B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葛军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杆 安装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机构,尤其涉及电杆的安装辅助车。
背景技术
电杆是电力运输的重要设置,目前用的较多的是混凝土电杆。近年来,随着农网改造的不断深入,混凝土电杆的使用量不断增多,但是由于部分农村公路狭窄、路况差,运输电杆的机动车无法到达,因此这些电杆从贮藏点到安装点的运输基本靠人力转运,纯粹的人力运输不仅用人多、成本高、工作效率低,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影响到搬运人员的身体安全。因此越来越多地使用电杆转运车。
专利号为“ZL 201320637058.8”专利名称为“转运电杆用板车”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转运电杆用板车,虽然其有效避免了在遭遇颠簸、发生摇晃时电杆与承重支架间的相互挤压碰撞,有效地防止电杆磨损,但是其抱箍尺寸固定,不适用于各种直径的电杆,同时,电杆呈上小下大的锥状,适应性差;且支架与板车一体,导致板车的利用率低。
电杆转运车在将电杆运至电杆安装孔后,通过人力直接将电杆卸下,增加了劳动强度;然后,通过吊车将其吊至安装孔内,操作复杂,增加了劳动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提高工作可靠性的电杆安装辅助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杆呈上小下大的锥状,所述电杆的底端用于放置在地面的安装孔内;包括至少两个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车体、电杆运输组件和抓地机构,所述电杆运输组件设在所述车体的顶面,所述抓地机构设在所述车体的两侧;
所述车体包括板体和设在板体下方的滚轮;
所述电杆运输组件包括基座、支撑座、顶起机构和一对撑杆组件,所述支撑座设在所述基座的中间,一对所述撑杆组件对称地设在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两侧;
所述支撑座的顶面设有圆弧形的凹槽,所述撑杆组件包括立柱、液压缸一和抱箍,所述抱箍通过所述液压缸一连接在所述立柱上,所述抱箍朝向所述凹槽的上方;
所述支撑座设有中孔,所述顶起机构设在所述中孔内;
所述顶起机构包括液压缸二、顶板和若干滚珠,所述顶板呈圆弧形,所述顶板铰接在所述液压缸二上,若干滚珠活动设在所述顶板的顶面;
所述抓地机构包括伸缩杆和定位盘,所述伸缩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板体、底端连接所述定位盘。
所述板体的下方设有两排滚轮、且朝向所述电杆的底端的一排滚轮的数量≥朝向所述电杆的顶端的一排滚轮的数量。
所述支撑座的顶面设有防滑层,所述抱箍的内侧设有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将电杆放置在至少两个运输车(如为前运输车支撑电杆的底端、后运输车支撑电杆的顶端)上,根据电杆的长度选择运输车的数量进行操作;
首先,将电杆进行夹紧,将电杆放置在支撑座的凹槽内,两侧通过一对撑杆组件进行固定,液压缸一带动抱箍动作,形成对电杆可靠地“抱住”,压紧电杆,避免电杆的晃动;同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电杆(如电杆上小下大的结构)进行压紧,提高工作的适应性;
然后,将电杆运输至需要安装的地面的安装孔处,电杆的底端朝向安装孔;
然后,后运输车上的抓地机构开启,用于固定后运输车;后运输车的顶起机构先于前运输车的顶起机构动作,使得电杆倾斜,再电杆通过滚珠进行滑动,使得电杆的底端放置在地面的安装孔内;在电杆倾斜升起过程中,前运输车会产生向后运输车移动的动力,在前运输车到达后运输车后,前运输车的抓地机构开启,前、后运输车上的顶起机构同时将电杆顶起;
最后,可通过吊车将电杆吊正,方便电杆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操作可靠,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三;
图中1是车体,11是板体,110是连接孔,12是滚轮;
2是电杆运输组件,21是基座,22是支撑座,221是凹槽,222是中孔,23是撑杆组件,231是立柱,232是液压缸一,233是抱箍,24是顶起机构,241是液压缸二,242是顶板,243是滚珠,25是防滑层;
3是抓地机构,31是伸缩杆,32是定位盘,33是铰头,
4是电杆,41是底端,42是顶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36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