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制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2594.9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4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樊启祥;周绍武;蒋小春;黄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成都中大华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7/04 | 分类号: | B28C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刘冰心 |
地址: | 10003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系统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智能制浆系统,涉及一种灌浆工程中的自动化结构及自控系统。用于水电站灌浆工程中的工程计量和质量监控。属容量、流量测量类(G01F)。
(二)背景技术:
灌浆工程一般用在电站水坝施工中。灌浆是指向电站水坝的堤岸、地基等灌入水泥、沙浆等物质,以加强牢固性,提高防渗性能。因此,灌浆质量将决定电站水坝的整体质量。
现有水电站的灌浆检测记录系统总布置图见图1所示:为了检测向灌浆孔6n内灌入的浆液流量、密度、压力、抬动等数值并进行记录,在灌浆管路2n中顺次设制浆桶1n、进浆流量传感器3n、密度传感器4n、灌浆泵5n、灌浆孔6n、抬动传感器7n、压力传感器8n、回浆流量传感器13然后送回到制浆桶1n。五个传感器分别通过各传感器电信号线3.1n、4.1n、7.1n、8.1n、13.1与灌浆自动记录仪9传感器接头连接,将各传感器检测数据送到记录仪,再用打印机10打印出灌浆施工记录表,供业主直接观看,使之了解和掌握灌浆施工质量。灌浆自动记录仪9按需要可设报警器11。压力传感器和回浆流量传感器间管路上设有高压阀门12。
现有上述灌浆检测记录系统中的涉及制浆桶1n、浆液原材料的制浆系统存在如下问题:现有制浆桶中浆液的配制全是采用人工进行。根据灌浆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同的地质结构、部位、灌浆孔深度都需要不同浓度的水泥浆液,人工配浆的方法需要2至3人全程值守进行配浆。并且制浆过程需要不断地核对浆液浓度是否达到了要求,工人会相当累。这种制浆的方法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配比准确率得不到保证。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制浆系统,就是解决现有灌浆工程中制浆方法存在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配比不准确、费时费工等问题。
技术方案如下:
智能制浆系统,包括灌浆检测记录系统中的制浆桶1n;密度传感器4n;其特征是:
1)在制浆桶1n内设置插入分别通入水、水泥粉、沙粒和化学添加剂的如下四根管路及装置;或者仅设置插入分别通入水和浓浆液的如下两根管路及装置:①插入装有水管电磁阀1A的自来水管1,自来水管入口端与装有水流量传感器1B的自来水供水管路1C连通;②插入装有水泥电磁阀2A的水泥粉管2,水泥粉管入口与支撑有水泥电子秤2B的水泥漏斗2C连通;水泥漏斗上方为有水泥粉供料控制装置的水泥粉送料装置出料口2E;③插入装有沙粒电磁阀3A的沙粒管3,沙粒管入口与支撑有沙电子秤3B的沙漏斗3C连通;沙漏斗上方为有沙粒供料控制装置的沙粒管路送料装置出料口3E;④插入装有添加剂电磁阀4A的添加剂管4;入口端与支撑有添加剂电子秤4B的添加剂漏斗4C连通;添加剂漏斗上方为有添加剂供料控制装置的添加剂送料装置出料口4E;⑤插入装有浓浆液电磁阀5A的浓浆液管5,浓浆液管入口端与安装有浓浆液流量传感器5B的浓浆液供应管路5C连接。
2)设如下控制回路:包括单片机控制系统6、键盘7和显示器8;
水流量传感器1B、水泥电子秤2B、沙粒电子秤3B和添加剂电子秤4B的电信号输出端均连接到单片机控制系统6输入端;或者水流量传感器1B和浓浆液流量传感器5B电信号输出端连接到单片机控制系统6输入端;灌浆检测记录系统中密度传感器4n的电信号输出端4.1n也连接到单片机控制系统6输入端。单片机控制系统6的信号输出端接如下①-④组共7个执行元件的电磁线圈;①水管电磁阀1A;②水泥电磁阀2A、水泥供料控制装置;③沙粒电磁阀3A、沙粒供料控制装置;④添加剂电磁阀4A、添加剂供料控制装置。或者信号输出端仅接有水管电磁阀1A和浓浆液电磁阀5A的2个执行元件的电磁线圈。
上述单片机控制系统内可顺次连有光耦隔离电路、A/D转换、单片机。上述水泥、或沙粒、或化学添加剂各种送料装置均可采用送料管路或螺旋输送机;供料控制装置可分别采用在送料装置出料口处的供料电磁阀2D、3D、4D或螺旋输送机电控开关。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采用可编程的单片机控制系统,便可设定上述制浆中需要的4种或2种原料的配比、用量、从管路中放出的速度、排放时间及先后次序等,使各混合物的配比达到施工质量要求。同时监测密度传感器反馈的浆液密度信息,以判断浓度是否达到要求,最终实现自动智能制浆。制浆效率高、配比准确、人工劳动强度小。2)若浓浆液可自动由管路通入,可用浓浆配稀浆系统(见实施例2)。这种系统可实现全程无人值守的全自动智能制浆,省时省工。
(四)附图说明
图1现有水电站的灌浆检测记录系统总布置图。
图2智能制浆系统管路组成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成都中大华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成都中大华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25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藻酸锂生产用粉碎混料一体机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磨磨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