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膛竖窑防积灰环形通道砌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2478.7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7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忠;张建新;胡福生;赵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10 | 分类号: | F27B1/10;F27D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09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膛竖窑防积灰 环形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膛竖窑防积灰环形通道砌体,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煅烧原理为煅烧与蓄热交替切换的双膛竖窑(通称麦尔兹双膛竖窑)或类似的窑型,日产量为300吨-800吨之间的双膛竖窑环形通道结构的砌体,目前,双膛竖窑环形通道砌体结构的设计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牛腿式支撑的砌体结构;另一种是悬挂缸式的砌体结构。
悬挂缸式的砌体结构是在摒弃牛腿式支撑的砌体结构基础上一种新的砌体结构形式。但悬挂缸的温度一旦过高就会引起窑砌体坍塌不能生产,这样的现象已有发生。
牛腿式支撑的砌体结构,虽然在双膛竖窑生产中不存在受温度制约窑砌体坍塌的可能,但在生产过程中环形通道时有积灰现象发生。积灰过量就必须及时清理,否则影响窑的正常生产。为解决积灰问题,虽然现有设计配有空气炮辅助清灰设施,但也不甚理想。积灰的原因在于,在煅烧物料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经过环形通道到另一个窑膛蓄热时,灰尘主要由于重力的作用会落到环形通道的牛腿顶平面上形成积灰。
发明内容
为从根本上解决双膛竖窑环形通道砌体结构积灰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膛竖窑防积灰环形通道砌体,不仅能防止环形通道砌体结构的积灰问题,而且利用了牛腿式支撑砌体结构稳定的优点,能保证双膛竖窑整体砌体结构的稳定,有利于连续正常生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膛竖窑防积灰环形通道砌体,该环形通道的砌体结构是牛腿式支撑的砌体结构,所述环形通道的下方为支撑体,支撑体由三部分组成,顶部为弧形,上部为锥体,下部为柱体,支撑体的三部分为平滑过渡,上部锥体中锥形的斜面与水平面夹角α为:65°≤α≤76°;相邻的支撑体之间通过拱形砌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的斜面与水平面夹角α为70°。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牛腿式支撑的砌体结构,利用牛腿式双膛竖窑环形通道支撑结构稳定的优点,其环形通道由原来的平面(易积灰)改为新的两侧大角度防积灰斜面加顶部弧面结构形状的新形砌体结构。直接利用两牛腿之间的大角度斜面起拱支撑上部砌体结构,从而形成防止积灰的环形通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膛竖窑防积灰环形通道砌体,带来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原牛腿式支撑砌体中,为清灰配置的空气炮、压缩空气管道、阀门等清灰设施一并取消,能够节约投资和减少运行费用。不考虑减少的运行费用,一座窑可节省清灰设施费用30万元;
(2)本实用新型将环形通道的牛腿顶平面(环形通道底部)设计改为大角度的斜面设计,灰尘同样由于重力的作用会沿斜面下落至窑膛内,避免了积灰现象,降低了工人清灰作业的劳动强度;
(3)拨火孔打开次数减少,避免冷风进入造成拨火孔的耐热钢氧化而缩短使用寿命;
(4)保证双膛竖窑正常生产,增加石灰窑产量。按600吨/日窑型计算,每年可减少停窑清灰次数20次,每次两个小时,一年可以增产1000吨。按每吨石灰400元计算,可以增加效益40万元。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为耐火材料砌体,2为环形通道,3为支撑体,4为拱形砌体,5为相邻支撑体空间。A为蓄热烟气方向。B为灰尘下落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双膛竖窑防积灰环形通道砌体,该环形通道的砌体结构是牛腿式支撑的砌体结构,所述环形通道2的下方为支撑体3,支撑体3由三部分组成,顶部为弧形,上部为锥体,下部为柱体,支撑体3的三部分为平滑过渡,上部锥体中锥形的斜面与水平面夹角α为:65°,相邻的支撑体之间通过拱形砌体4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耐火材料砌体1为牛腿式支撑的砌体结构,蓄热烟气从环形通道2中经过,相邻支撑体空间5为落灰区域。
双膛竖窑(通称麦尔兹双膛竖窑)或类似的窑型,煅烧原理为煅烧与蓄热交替切换的。双膛竖窑为两个连体窑膛,当一个窑膛煅烧物料时(比如石灰石),为了余热利用,煅烧物料产生的大量含热含尘废气通过图示的环形通道到另一个窑膛预热石灰石,反之亦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24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粉料烧结用全自动双推板电阻炉
- 下一篇:一种木材干燥过程实时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