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程车辆的动力舱风道结构、动力舱及工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2007.6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5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耿彦波;张战文;魏哲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6 | 分类号: | B60K1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志强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车辆 动力 风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工程车辆的动力舱风道结构、动力舱及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课题,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并颁布法律法规来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噪声是仅次于水和空气污染的第三大污染源,在各种噪声污染中,建筑施工噪声处于首位,而建筑施工噪声又是大量使用工程机械而产生的。对工程机械产品进行减振降噪研究是倡导绿色环保、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而国外工程机械企业对振动噪声持续深入研究,引领了该领域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出低噪音的高品质产品,不断推动政府颁布新法规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建立技术与市场壁垒。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工程机械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我国工程机械减振降噪技术水平,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得优势。
冷却风扇作为工程机械的主要噪声来源,甚至最大噪声源,是工程机械噪声控制的主要难题之一,由于成本、技术等原因,对风扇本身的优化匹配几乎达到技术极限,再进行风扇本身降噪研究已非常困难,且科研花费很高,因此在对冷却风扇本身进行优化改进的同时,对风扇风道结构进行降噪设计成为更加直接有效的噪声控制方法。
现有技术的动力舱风道结构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它主要包括发动机罩101和动力舱内部结构,发动机罩101主要包括侧门102、两侧进风口103、上端进风口104、后端出风口105和散热口106,动力舱内部结构包括发动机107、消声器108、冷却风扇109、导风罩110、散热器111和车架112,其中发动机罩101安装在车架112上,散热口106为冲孔结构,位于发动机罩101上部,发动机107的上端,发动机罩101上的两侧进风口103和上端进风口104同样为冲孔结构,形成冷却风扇的进风口,后端出风口105为冲孔结构,位于发动机罩101后部。空气从动力舱下端开口、发动机罩101上的两侧进风口103和上端进风口104进入动力舱,然后吸入冷却风扇109,通过导风罩110的引流,经过散热器111,最后从后端出风口105排出。
现有技术虽然可以很好实现导流空气的作用,但动力舱风道设计过于简单,噪声可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直接辐射出来,内部吸音材料也不能发挥最佳效果,内部缺少有效的消声结构,使得发动机罩的隔声降噪效果差,动力舱内部没有设计引流措施,内部容易形成涡流,从而增大风阻,且发动机附近的热空气会被风扇吸入散热器,降低冷却系统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的动力舱风道结构、动力舱及工程车辆,能够有效降低工程车辆的机外噪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的动力舱风道结构,包括设置在动力舱上的进风口、出风口和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风道,所述风道设有至少一个基本封闭的腔室,所述腔室的至少一个侧面开设有孔口,使得所述腔室能够吸收来自所述动力舱内部的相关部件所产生的噪声,并且带有所述孔口的所述至少一个侧面能够阻挡所述风道中的空气流进入所述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腔室包括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置于所述动力舱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内设置有用于产生空气流的风冷装置,所述风冷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一腔室,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风冷装置之间设有第一穿孔板。
进一步地,所述腔室包括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邻近于所述出风口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穿孔板,所述穿孔板与所述动力舱的外壳形成所述第二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腔室的内壁上粘贴有吸音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挡板,以防止所述动力舱内产生的噪声通过所述进风口辐射出去。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包括设置于所述动力舱的外壳上端的上端进风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两侧的左侧进风口和右侧进风口,在所述上端进风口、所述左侧进风口和所述右侧进风口中的至少一处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倾斜布置成使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挡板之间形成V型进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上端进风口、所述左侧进风口和/或所述右侧进风口为开口形状为V型的百叶窗结构,其中所述上端进风口的开口向斜后方,所述左侧进风口和/或所述右侧进风口的开口向斜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为开口形状为V型的百叶窗结构,所述出风口的开口向斜上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舱,包括上述的工程车辆的动力舱风道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包括上述的动力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2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环保设备的废气输送管
- 下一篇:一种水泥称量运输管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