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免加工生成毛刺的汽车门内把手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01189.5 | 申请日: | 2015-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1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华;林发达;王力;詹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翔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5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加工 生成 毛刺 汽车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把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加工生成毛刺的汽车门内把手。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门内把手通常都是弧形柄状结构,因为这种弧形柄状结构的外壁往往会附设仿皮制纹理结构来增大手掌与汽车内把手的摩擦来提高握持的牢固度,而且经常是带有两种纹理结构,这两种纹理结构深度和纹理之间的间隔差异很大,加上弧形柄状结构的外壁本身的不规则形状,使得纹理相结合的部位容易生成毛刺和台阶状的凸起,导致刮手感的刺痛,严重还会导致手掌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避免加工生成毛刺的汽车门内把手,包括把手的左端端部,所述的把手的左端端部包括朝后延展的第一固定柱,把手的左端端部的前部同曲柄状杆件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的曲柄状杆件的右端同把手的右端端部的前部相连接,所述的右端端部包括朝后延展的第二固定柱,所述的第一固定柱的后端面带有螺栓定位孔,所述的第二固定柱的后端面也带有螺栓定位孔,所述的第一固定柱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的第二固定柱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的左端端部、右端端部和曲柄状杆件的表面各自带有两种纹理结构,在所述的左端端部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第一凹槽,在所述的右端端部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的曲柄状杆件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第三凹槽。这样的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的纹理相结合的部位容易生成毛刺和台阶状的凸起导致刮手感的刺痛、严重还会导致手掌的损伤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加工生成毛刺的汽车门内把手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避免加工生成毛刺的汽车门内把手,包括把手的左端端部1,所述的把手的左端端部1包括朝后延展的第一固定柱4,把手的左端端部1的前部同曲柄状杆件2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的曲柄状杆件2的右端同把手的右端端部3的前部相连接,所述的右端端部3包括朝后延展的第二固定柱5,所述的第一固定柱4的后端面带有螺栓定位孔,所述的第二固定柱5的后端面也带有螺栓定位孔,所述的第一固定柱4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7,所述的第二固定柱5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6,所述的左端端部1、右端端部3和曲柄状杆件2的表面各自带有两种纹理结构,在所述的左端端部1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第一凹槽8,在所述的右端端部3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第二凹槽9,所述的曲柄状杆件2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第三凹槽10。
所述的避免加工生成毛刺的汽车门内把手的材料为ABS塑料。
所述的左端端部1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的第一凹槽8、在所述的右端端部3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的第二凹槽9以及所述的曲柄状杆件2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的第三凹槽10的深度均为0.5mm。
所述的左端端部1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的第一凹槽8、在所述的右端端部3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的第二凹槽9以及所述的曲柄状杆件2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的第三凹槽10的宽度均为0.5mm。
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的左端端部1包括朝后延展的第一固定柱4,把手的左端端部1的前部同曲柄状杆件2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的曲柄状杆件2的右端同把手的右端端部3的前部相连接,所述的右端端部3包括朝后延展的第二固定柱5,所述的第一固定柱4的后端面带有螺栓定位孔,所述的第二固定柱5的后端面也带有螺栓定位孔,所述的第一固定柱4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7,所述的第二固定柱5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6,所述的左端端部1、右端端部3和曲柄状杆件2的表面各自带有两种纹理结构,在所述的左端端部1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第一凹槽8,在所述的右端端部3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第二凹槽9,所述的曲柄状杆件2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第三凹槽10。这样的第一凹槽8、第二凹槽9和第三凹槽10就能够把阻碍容易生成毛刺和台阶状的凸起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同时凹槽结构对手掌并无伤害作用,加工容易,另外所述的左端端部1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的第一凹槽8、在所述的右端端部3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的第二凹槽9以及所述的曲柄状杆件2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的第三凹槽10的深度均为0.5mm。所述的左端端部1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的第一凹槽8、在所述的右端端部3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的第二凹槽9以及所述的曲柄状杆件2的两种纹理结构的结合处开有的第三凹槽10的宽度均为0.5mm。这样的大小手感也不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翔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翔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11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撞碰式卸矿硐室防坠装置
- 下一篇:用于隧道拱顶塌腔处理的非扰动型支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