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天线波束成形的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1187.6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1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劫尘;冯大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维创科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4B1/44;H01Q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波束 成形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天线波束成形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对目前的移动终端设备来说,4G是比较快速率的数据传输,其应用的主要技术是MIMO。当移动终端距离基站较远或信号不好时候,MIMO功能将受到很大限制。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ZL200820092896.0,名称:一种手机天线结构,公开日期:2009-03-04)公开了一种手机天线结构,包括主天线、辅助天线及单刀双掷开关,通过切换开关选择较佳信号的那个天线。因此该专利在一个时候是选择使用其中一个天线,而没有使用双天线波束技术来实现信号的加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天线波束成形的移动终端,实现双天线波束成形技术,增强信号传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双天线波束成形的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以及围绕终端主体的第一短边端、第二短边端、第一长边端及第二长边端,其中,还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位于终端主体的第一短边端和第二短边端上,并与终端主体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短边端及第二短边端的中央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临近同一长边端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临近第一长边端及第二长边端的其中一侧。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为平板电脑。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双天线波束成形的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以及围绕终端主体的第一短边端、第二短边端、第一长边端及第二长边端,其中,还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间隔位于终端主体的第一短边端或第二短边端上,并与终端主体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移动终端两端分别设置天线,天线同时工作;调整所述天线端口的馈电相位及幅值,获得对应的远场方向图;根据所述远场方向图,将最大辐射方向指向基站,可保证通信的稳定及高速率,加强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天线位置设置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天线位置设置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天线位置设置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双手手持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通话状态示意图。
编号说明:移动终端100、终端主体110、短边端120(第一短边端121及第二短边端122)、长边端130(第一长边端131及第二长边端132)、天线140(第一天线141及第二天线1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移动终端两端分别设置天线,天线同时工作;调整所述天线端口的馈电相位及幅值,获得对应的远场方向图;根据所述远场方向图,将最大辐射方向指向基站,可保证通信的稳定及高速率,加强信号传输。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双天线波束成形的移动终端100,包括:终端主体110以及围绕终端主体110的短边端120及长边端130,其中,还包括两个天线140(第一天线141及第二天线142);其中所述天线140位于短边端120上,并与终端主体110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短边端120包括第一短边端121及第二短边端122;所述长边端130包括第一长边端131及第二长边端132;其中,
所述第一短边端121及第二短边端122可分别与所述第一长边端131及第二长边端132垂直连接,形成一矩形形状的移动终端。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移动终端两端分别设置天线,双天线采用波束成形技术同时工作;调整所述天线端口的馈电相位及幅值,获得对应的远场方向图;根据所述远场方向图,将最大辐射方向指向基站。从而实现波束成形技术,可保证通信的稳定及高速率,加强信号传输。
在实际操作时,用户可根据需要,采取如下3种方式设置天线的具体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维创科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信维创科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1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化双频宽波束电调板状天线
- 下一篇:一种电池侧面散热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