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比重钨合金环的成型可转换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0547.0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0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沈艺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美利信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B22F5/1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国家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比重 合金 成型 转换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比重钨合金环的成型可转换模具。
【技术背景】
长期以来,高比重钨合金环是采用金属粉末和辅料混合压制而成,传统的压模结构复杂,卸料(加工后退出工件)困难,易磨损,生产效率低下,制造成本高;在不同规格的选择上模具上,不可以转换,常常在操作时要更换不同的模具,模具转换的时间,调备进行调试的时间就这样被浪费掉,造成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在制作模具上成本高,周期长。因此,我们研制了一种高比重钨合金环的成型可转换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高比重钨合金环的成型可转换模具,它具有结构简单、耐磨损、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退料取料方便、快捷,应用广,加工尺寸稳定;不同规格工件需要转更换时或不同产品型号尺寸更换时,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来转换,实现转换快捷、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不需要制造同样的模架,大大节约制做模具的成本。因此,它是一种技术性和经济性均具有优越性能的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比重钨合金环的成型可转换模具,它包括:
一上模机构,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上冲模块,所述上冲模块具有向下延伸的压持面;位于所述上冲模块的两侧设有多个导向柱;
一下模机构;其包括模架、外圈模块、模芯、下冲模块、连接拉杆和连接托板,所述外圈模块和模芯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模架上,所述外圈模块和所述模芯具有通腔,所述模芯连接拉杆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下冲模块和所述连接托板之间,所述模芯与所述外圈模块组合以形成供所述压持面进入的模腔,所述下冲模块具有顶持面,所述顶持面可上下活动于所述模腔。
于本实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设于顶板的锁接孔;设于所述上冲模块的螺纹孔,用于穿设所述锁接孔与所述螺纹孔相螺接的沉头螺栓。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冲模块与所述连接拉杆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托板的下部设有T形槽,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T形槽的液压系统。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模芯与所述下冲模块组合形成行程空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持面和顶持面均呈圆环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模芯的中部设有凹陷部。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它具有结构简单、耐磨损、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退料取料方便、快捷,应用广,加工尺寸稳定;不同规格工件需要转换时及不同产品型号尺寸更换时,可通过可拆卸更换的方式来转换,实现转换快捷、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不需要制造同样的模架,大大节约制做模具的成本。因此,它是一种技术性和经济性均具有优越性能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高比重钨合金环的成型可转换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高比重钨合金环的成型可转换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美利信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美利信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0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型生物基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膜应用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