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防辐射隔离布以及由隔离布制成的隔离服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00085.2 | 申请日: | 2015-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9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歧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小歧 |
| 主分类号: | B32B15/14 | 分类号: | B32B15/14;A41D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赵永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防辐射 隔离 以及 制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菌防辐射隔离布以及由隔离布制成的隔离服,其具体属于抗菌防辐射的纺织品领域。
背景技术
辐射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动的型态传送。辐射之能量从辐射源向外所有方向直线放射。一般可依其能量的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分类为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将原子或分子电离化,非电离辐射则否。辐射活性物质是指可放射出电离辐射之物质。电离辐射主要有三种:α、β及γ辐射(或称射线)。
其中电离辐射是指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由于细胞由原子组成,电离作用可以引致癌症。一个细胞大约由数万亿个原子组成。电离辐射引致癌症的机率取决于辐射剂量率及接受辐射生物之感应性。然而非电离辐射之能量较电离辐射弱。非电离辐射不会电离物质,而会改变分子或原子之旋转,振动或价层电子轨态。不同的非电离辐射可产生不同之生物学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普遍的电磁波辐射,其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积累效应等。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磁场环境中,对人体的危害有:在一定强度的高频电磁场照射下,人体所收到的危害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其具体表现为神经衰症状,如头晕、记忆力减弱、睡眠不好、头痛、乏力以及一些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如多汗、食欲不振、心悸等症状。此外,高频照射会产生人脱发、伸直手臂是手指轻微颤抖、皮肤划痕异常、视力减退、男性性功能减退、女性月经失调等症状。在超高频和特高频电磁场的照射下对身体的伤害更加明显:神经衰弱症状加重,植物神经严重失调,如心动过缓或加速、血压升高或降低、心悸、心区有压迫感、心区疼痛等。
针对上述的微波、电磁辐射的危害,进而研究如何进行电磁屏蔽。所谓电磁屏蔽就是利用导电或导磁材料将电磁辐射限制在某一规定的空间范围内。其目的是采用屏蔽体包围电磁干扰源,抑制电磁干扰源对周围空间的接收器的干扰,或者采用屏蔽体包围接收器,以避免干扰源对其造成干扰。
目前早期开发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的纺织品抗菌防霉防臭处理方法是采用后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很方便地选择有机抗菌剂、加工方便,不管是织物还是成衣,都可以通过后整理方式获得抗菌功效。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布料的抗菌性的耐久效果不理想,且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即被选择的有机抗菌剂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性。此外,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抗菌剂引入纤维表面及内部,通过纤维内部平衡扩散,保持持久的抗菌防臭效果的纺丝法。这类抗菌剂有广谱抗菌效果、对人体无害、热稳定性好。但现在市场上共混纺丝的抗菌纺织品存在持久性差、即效性差和抗菌谱不够广的缺陷。其主要原因是所选的抗菌剂过于单一;抗菌剂与纤维的结合不够紧密,经历长时间使用和洗涤容易与纤维脱离,进而失去抗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优异抗菌防辐射的隔离布,本实用新型的隔离布的布料穿着舒适,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同时隔离磁场的效果明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菌防辐射隔离布,其由一层基础布,两层金属钛和两层金属银构成。
上述抗菌防辐射隔离布包括一层基础布、两层金属钛和两层金属银,在所述基础布的两侧分别锚定上层金属钛和下层金属钛,然后在金属钛的表面再锚定上层金属银和下层金属银。
本实用新型采用超高真空深层离子锚定技术将钛金属离子和银金属离子牢牢地镶嵌在纺织品纤维(基础布)内部和表面。
具体地,上述基础布的纤维至少包括涤纶、丙纶、腈纶、锦纶和芳纶纤维中的一种。
具体地,上述基础布正反面锚定上层金属钛和下层金属钛,其厚度为0.1~5μm。
具体地,上述金属钛表面锚定上层金属银和下层金属银,其厚度为0.1~3μm。
本实用新型采用超真空深层离子锚定技术首先对基础布表面进行预处理,在安装钛靶和银靶的容器内充入惰性气体,利用真空设备使容器内的压力下降至真空度10-1~10-5torr,通入氮气,控制容器内的压力为2~10mtorr、温度为20~100℃,将直流电以预定的功率通入钛靶和银靶,产生电浆放电,将基础布以卷收的方式匀速并且依次通入钛靶和银靶,使得基础布的正反两面均匀并且依次锚定一层金属钛后,再在金属钛表面锚定一层金属银。
其中,上述钛靶、银靶的最大沉积速率为50~800nm/min,裁切布料,车边,真空包装,将布料送至辐射照射中心,再次除菌及菌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小歧,未经马小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00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双层仿麻遮光布
- 下一篇:一种耐磨无纺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