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逆向红外辐射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9651.2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0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徐进;赖劲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炽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64;F23D14/46;F23D14/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3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向 红外 辐射 发生器 | ||
1.一种逆向红外辐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射口,引射管,燃烧部和聚热挡板;所述入射口包括燃气注入口和空气流入口,所述燃气注入口设有小功率燃气喷嘴,燃气由所述小功率燃气喷嘴自所述燃气注入口喷射入所述入射口之内;所述引射管连接所述入射口,所述入射口导入的空气和燃气在所述引射管中形成预混燃气,所述引射管连接所述燃烧部,所述燃烧部设有点火器,预混燃气由所述引射管导入所述燃烧部,由所述点火器点燃,在所述燃烧部燃烧,对所述燃烧部正下方产生红外线辐射;所述引射管,燃烧部外壁以冷却风进行持续冷却,所述聚热挡板设在所述燃烧部下沿;所述小功率燃气喷嘴输出气压为2.8-3千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逆向红外辐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管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均匀分布在所述入射管外壁上;所述散热片外沿呈圆形薄片凸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逆向红外辐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部由上至下包括混合部与扩散部,所述混合部为垂直空心圆柱体,所述扩散部为垂直空心锥形柱体,在垂直方向与混合部之间有8°的向外倾斜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逆向红外辐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散仓,所述扩散仓位置介于所述引射管和所述燃烧部之间,所述扩散仓外壁由风机吹入冷却风持续冷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逆向红外辐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仓中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设有分流孔,所述分流孔贯穿所述分流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逆向红外辐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为中间凸起边缘扁平的半球形,所述分流板边缘厚度为1mm,所述分流板凸起部分厚度为9mm,所述分流板底部截面直径为95mm;所述分流板的材质选择为不锈钢309s;所述分流孔孔径为1.4mm,所述分流孔的孔间距为4.8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逆向红外辐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包括辐射燃烧陶瓷板,所述辐射燃烧陶瓷板上设有纵向贯通辐射燃烧陶瓷板的燃烧孔;所述燃烧孔在所述辐射燃烧陶瓷板上均匀分布,所述辐射燃烧陶瓷板的厚度为18mm,所述燃烧孔的孔径为1.37mm,所述燃烧孔分布密度每平方英寸不少于209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逆向红外辐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底部还包括助燃网,所述助燃网位于所述辐射燃烧陶瓷板之下,所述助燃网位与所述辐射燃烧陶瓷板与所述聚热挡板之间构成燃烧仓,所述助燃网上分布贯穿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逆向红外辐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外壁设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上端设有入风口,所述冷却槽下端设有引风口,所述入风口由风机鼓入冷却气流,冷却气流由所述引风口自冷却槽排出,所述引风口朝向地面,在垂直方向具有一个斜向角;该斜向角为60-65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逆向红外辐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设有金属凸起延伸至所述辐射燃烧陶瓷板底部边沿,所述辐射燃烧陶瓷板由燃烧部顶侧金属壁以及所述冷却槽金属凸起共同作用夹紧,所述冷却槽两侧分别连接所述金属扁担的两端,所述金属扁担连接于所述扩散仓顶部金属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炽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炽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96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