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轧管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98110.8 | 申请日: | 2015-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2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江北中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19/00 | 分类号: | B21B19/00;B21B3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轧管机结构。
背景技术
无缝钢管生产中,斜轧管机是一种重要的轧管工艺设备。目前主要有两辊斜轧管机和三辊斜轧管机。这两种类型轧管机均具有更换规格快,产品精度高的特点。两辊斜轧管机在生产高合金钢管时,导盘易粘钢造成钢管外表面的划伤缺陷;三辊轧管机轧辊有集中减壁变形台阶,轧辊耐磨性差,轧辊消耗高,尤其是孔型封闭性差,在生产薄壁钢管时,尾部易产生尾三角缺陷。所以,两种轧管机皆有缺点。一个钢管生产厂通常只能选取其中一种类型的轧管机,这样,就造成了钢管规格品种的单一,不利于适应市场的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可靠且提高工作效率的轧管机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轧管机结构,包括上料机构、送进回转机构与轧制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与送进回转机构之间通过卡紧装置相连接,该卡紧装置与送进回转机构同轴连接,所述上料机构、送进回转机构、轧制机构与卡紧装置均连有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包括CPU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轧制机构一端连有下料机构,实现自动下料。
进一步地,所述送进回转机构与轧制机构之前通过送进小车相连接,实现管坯的快进与快退。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滚轮、同步皮带与顶料管,该滚轮连有电机且带动同步皮带运动,所述同步皮带与顶料管固定连接,结构简单且实现了自动上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上料机构送进回转机构、轧制机构与卡紧装置均连有控制面板,实现了自动化,卡紧装置的设置使得管坯在轧制时送机更加平稳与精确,本实用新型可以代替人工操作,效率高,速度快,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准确定位、快速装卸,符合大批量生产需要,具有省时、省力、操作简便的技术优势,可同时进行三组加工作业,设备结构简单,采购成本较低,易于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轧管机结构,包括上料机构1、送进回转机构3与轧制机构5,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滚轮11、同步皮带与顶料管12,该滚轮11连有电机,所述同步皮带与顶料管12固定连接,电机带动滚轮11通过同步皮带使得顶料管12将管坯顶送,该上料机构1与送进回转机构3之间通过卡紧装置2相连接,该卡紧装置2与送进回转机构3同轴连接,使得管坯能够实现平稳且精确的送进与回转,使得轧制工艺能加高精密,所述送进回转机构3与轧制机构5之前通过送进小车4相连接,实现管坯的快进与快退,所述上料机构1、送进回转机构2、轧制机构5与卡紧装置3均连有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包括CPU处理器,优选的,所述轧制机构5一端连有下料机构6,实现自动下料。
本实用新型一种轧管机结构,可以代替人工操作,效率高,速度快,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准确定位、快速装卸,符合大批量生产需要,具有省时、省力、操作简便的技术优势,可同时进行三组加工作业,设备结构简单,采购成本较低,易于大规模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江北中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江北中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81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液压驱动芯棒支撑机架
- 下一篇:一种处理原位餐厨垃圾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