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SB Type-C接口的识别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97839.3 | 申请日: | 2015-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3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茂东;王腾月;朱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尔康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张皋翔 |
| 地址: | 51812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usb type 接口 识别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口识别,特别是涉及一种USBType-C接口的识别电路。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也称通用串联接口(UniversalSerialBus,缩略词为USB)Type-C接口,是一种全新的USB接口形式,它伴随最新的USB3.1标准在IntelDeveloperForum2014(IDF14)展会上正式对外公开。它集数据传输、视频输出及充电于一身,最大数据传输速度达到10Gbps,接近于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缩略词为HDMI)1.4(10.2Gbps),可以直接传输4K/30p的影像文件,且支持高频带宽度数字内容保护(High-bandwidthDigitalContentProtection,缩略词为HDCP),插座端的尺寸与原来的MicroUSB规格一样小,约为8.3mm×2.5mm,USBType-C数据线可以通过5A电流,同时还支持超出现有USB供电能力的“USB功率输出(PowerDelivery,缩略词为PD)”,提供最大100W的电力,此外,还拥有可反复插拔1万次以上的耐久性,支持从正反两面均可插入的“正反插”功能,对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缩略词为EMI)和射频干扰(RadioFrequencyInterference,缩略词为RFI)的耐性更强。依据现行的“USBType-CSpecificationRelease1.1”和“USBType-CSpecificationRelease1.0”标准要求,USBTypeC适配器即接口转换器Adapter/adaptor与USBTypeC的包括硬件或电子接口或信息接口的终端设备需进行识别匹配。电源需要根据终端设备的通信信号并在标准限定的时间100毫秒至200毫秒内判定是否给终端设备供电。现有的USBType-C接口的识别电路不一,性能各异,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USBType-C接口的识别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这种USBType-C接口的识别电路,一端与USBTypeC适配器的5V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USBTypeC的终端设备连接,终端设备的第一输入端通过具有隔离作用的第一上拉电阻与USBTypeC适配器的5V输出端连接,终端设备的第二输入端通过具有隔离作用的第二上拉电阻与USBTypeC适配器的5V输出端连接,终端设备的第一输入端、终端设备的第二输入端在不同应用场合的作用不同,传输的信号包括通信信号和电压信号,第一上拉电阻和第二上拉电阻分别与终端设备的电阻构成分压电路获取终端设备的第一输入端、终端设备的第二输入端的电压信号量值,用于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正确连接且由识别电路根据电压信号的量值控制USBTypeC适配器的5V输出端与充电器的输出端连接或隔离。
这种USBType-C接口的识别电路的特点是:
设有作为隔离开关用的MOSFET场效应管以及连接在其栅极与漏极之间的限流电阻,MOSFET场效应管的栅极与USBTypeC适配器的5V输出端连接,MOSFET场效应管的源极与充电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FET场效应管用于确保充电器的输出端在未接负载和移除负载后处于无功率输出状态,以符合现行的“USBType-CSpecificationRelease1.1”和“USBType-CSpecificationRelease1.0”标准要求。
还设有控制MOSFET场效应管导通或关断的第一电子开关,所述第一电子开关包括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及其集电极限流电阻,以及连接在第一开关三极管的输入电路的构成第一延时支路的第一延时电阻和第一延时电容、连接在第二开关三极管的输入电路的构成第二延时支路的第二延时电阻和第二延时电容组成的具有延时功能的级联式电子开关,第一延时支路和第二延时支路用于分别延迟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导通时间,导通时间设定为100毫秒至200毫秒。
还设有控制第一开关三极管导通或关断的第二电子开关,所述第二电子开关是由两只同类型(NPN或PNP)BJT构成的第一三极管复合管(又称达林顿管),和第二三极管复合管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尔康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赛尔康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78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信息采集的人脸识别装置
- 下一篇:DMX信号程序更新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