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的浅层气浮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96796.7 | 申请日: | 2015-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2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劳红标;陈伟;戴海润;宋华龙;秦月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074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浅层气浮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浅层气浮设备,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经生化处理后,仍含有一定量的污染物。常规气浮原理是在污水中加入混凝和絮凝剂,通过混凝反应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微溶性物质抱团成絮,并利用微小气泡的上浮作用,快速的实现泥水分离,达到去除污染物的作用。
然而,结合图1,现有的浅层气浮设备以进水管1a供应的水通过回流管3a回入溶气罐2a,而进水管1a则直接将水供入气浮池5a,因此,在处理过程中污水波动较显著,污水在输送管路中的停留时间不稳定,水流扰动显著,需要安装效能设备来减少水利冲击所引起的能量损失,如其中应用较多的回流泵4a,其工作频率最低要在49Hz,能耗较大。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气浮设备所存在的能耗大、水流扰动显著、供水不稳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水平稳、能耗低、节能高效的浅层气浮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节能的浅层气浮设备,包括进水管、溶气罐、分流管、气浮池和出水管构成,所述的进水管由进水初段、进水中段和进水末段构成,进水初段水平设置,在其上设置有分流管;进水中段与进水初段垂直,进水末段与进水初段水平,进水末段设置圆角过渡,进水初段、进水中段、进水末段和圆角过渡顺次连通,圆角过渡则与气浮池连通;溶气罐位于进水初段下方,溶气罐通过回流泵连通至进水中段处;气浮池上方设置刮泥装置,下方设置出水管,出水管通过分流管与进水管连通,出水管末端连接有回流管,出水管通过回流管与溶气罐连通。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气浮池安装于井字架基础上。
所述的刮泥装置下方连接有排泥管。
所述的分流管与出水管之间设置单向阀,确保进水管的水进入出水管,而出水管的水则不会反流回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浅层离子气浮设备是集絮凝、气浮、撇渣、刮泥为一体的气浮装置,利用浅池原理和零速原理,较常规气浮大大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同时又通过消能设备减小水利冲击带来的能量损失,减少水流扰动,提高去除效果。
进水管中加入混凝药剂,经提升泵加速管道混凝反应,进入气浮池,进入气浮池前部分进水从分流管进入出水管,将微小气泡带压冲入进水中,再经回流泵打入进水管并作为气浮总进水,进入浅层气浮池体,待气浮反应完毕,达到泥水分离,污泥由刮泥设备自动刮去并汇入排泥管,清水自气浮池下部汇总由出水管排出,出水管中的一部分水通过回流管回入溶气罐,将微小气泡带压冲入进水中,再经回流泵打入进水管并作为气浮总进水,进入浅层气浮池。
其中,出水管平行进水初段,与常规的出水管出水回流相比,本实用新型以进水管的部分进水作为回流水,既增加了溶气量,又有利于污水处理量的增加;同时,在进水末段处设置过渡圆角,进水末段通过过渡圆角将进水送入气浮池中,与常规的方形折角直上直下式供水相比,过渡圆角处不会积累气体,因此,不会因气压的变化而引起污水供应不畅。
本实用新型中污水供应过程中不会出现扰动现象,污水平稳顺畅供应,因此,在供水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多的能量损耗,回流泵安倍数、功率消耗均得到降低,能耗节省25%,成本约下降0.01元/吨污水,使气浮过程高效节能进行,处理水量提升50%,而悬浮颗粒物的处理结果提高30%,出水SS可达到20mg/L。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气浮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进水管;11.进水初段;12.进水中段;13.进水末段;14.圆角过渡;2.溶气罐;3.分流管;4.回流泵;5.气浮池;6.出水管;61.回流管;7.刮泥装置;8.井字架;9.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67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