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门窗的红外线探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96290.6 | 申请日: | 2015-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1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冯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祥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13/19 | 分类号: | G08B13/19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门窗 红外线 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在窗户上的红外线探测器。
背景技术
红外线探测器的种类有很多,例如,有圆柱形的吸顶安装式红外线探测器,还有盒子式的红外幕帘探测器等。
近年来随着智能家居理念加深,安防工业用的红外探测器也进入千家万户,主要用于防盗监测。最常见的安防用的红外线探测器,都是与窗户是一体的,若用户想要安装安全性较高的安防系统,必须要拆掉原来的窗户进行重新装修,十分麻烦。还有一部分红外线探测器是与窗户单独分开的,其安装位置一般在窗户周围,悬挂于墙角,红外探测部分对准窗户或者门口,形成探测角度范围内的预警防御。但是这种红外线探测器安装在室内容易误报,若安装在室外又容易被拆除,达不到理想的安防效果。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且不容易被拆除且防误报的红外线探测器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门窗的红外线探测器,包括一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红外感应报警模块、为红外感应报警模块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垂直的两条支撑边,所述红外感应报警模块设置在两条支撑边的交汇处,两条支撑边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条支撑边的外侧设有泡沫胶层。源模块采用纽扣电池。红外感应报警模块包括:接用于将人体发出的红外光进行增强的菲涅尔滤光片、接收增强后的红外光并产生电荷的感应源、接收感应源的信号进行报警的报警器。感应源感应的红外光的波长为10μm。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小巧,呈L形,包含一个直角边框,十分适用于窗户或门框,可平稳安装于门窗的任意一角,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面胶固定在门窗上,且内置防拆压力开关,虽然拆卸十分方便,但是安装完毕后一旦有外力致使其移位,同样触发报警。本实用新型还采用纽扣电池供电,超低功耗,使用寿命1年以上,节省布线的成本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探测器可以十分方便地安装在任意的门窗5上,该红外线探测器具有壳体1,壳体内设有红外感应报警模块(图中未示出)、电源模块以及压力传感器2。
本实施例中,壳体整体呈L形,具有相互垂直的两条支撑边,这两条支撑边可以固定在任意门窗5的任意角上,不但小巧,而且还十分隐蔽。红外感应报警模块设置在两条支撑边的交汇处,即设置在L形壳体的内直角处,这样使得红外感应报警模块只需要负责90度范围内的监控,一般的红外线传感器都可以做到,而且感应的范围就只有窗户那一块,用户在室内活动完全不会触发误报。
如图3所示,红外感应报警模块根据外界红外能量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人在移动。人体的红外能量与环境有差别,当人通过探测区域时,探测器收集到的这个不同的红外能量的位置变化,进而通过分析发出报警。本实施例中,红外感应报警模块包括菲涅尔滤光片、感应源和报警器。其工作原理大致为当有人经过门窗的探测区时,由于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左右,会发出特定波长10μm左右的红外线,感应源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光而进行工作的。人体的红外光通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感应源采用热释电元件,它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向报警器发出信号进行报警。
为红外感应报警模块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采用纽扣电池3,由于纽扣电池十分小巧,因此,可以根据空间或者需要设置在壳体内的任意地方。
两条支撑边与门窗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具体的实施例,例如螺钉连接等,在本实施例中,条支撑边的外侧设有泡沫胶层4,通过泡沫胶黏贴在门窗的任意角上,适用于光滑程度高的铝合金门窗、不锈钢门窗。在两条支撑边的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若是有外力施加在支撑边上,想要拆除红外线探测器,则压力传感器会通知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祥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祥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62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预制棒研磨装置
- 下一篇:砂光机粉尘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