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进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95856.3 | 申请日: | 2015-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8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竺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恩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47/18 | 分类号: | B23B4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进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管材打孔时的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管材加工中,对管材进行钻孔一般都是通过钻床来实现,而在对管材钻孔前后分别会涉及到将管材放置在钻床上和将管材从钻床上拿走两个步骤,而在目前实际操作中,都是需要人工地将管材放在钻台上,钻完孔后再人工地将管材拿走,在整个钻孔过程中,钻头的启动和钻孔位置本就需要人工地控制,如果操作人员还需要花费时间拿取管材,相比而言所耗费的时间会更多,这大大地降低了钻孔的加工效率,尤其是当管材的数量较多时,还会需要配置两个工作人员同时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成本的支出。在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可以使管材自动进给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进给装置,其中所述自动进给装置可在管材钻孔时自动地进给管材,操作者不需要手动地拿取管材,可减少钻孔过程中的人力投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进给装置,其中所述自动进给装置的结构简单,不涉及复杂的构件,便于操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进给装置,包括一进给机构,一导向机构和一出料机构,其中所述进给机构具有一储料台、送料台和一进给通道,所述储料台和所述送料台分别联通于所述进给通道,且所述储料台位于所述送料台的下方,所述储料台用于放置待加工管材,所述送料台设有一钻孔槽,所述出料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钻孔槽内,所述导向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进给通道,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一电机和一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连接于所述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导向杆沿着所述进给通道轴向转动,以将管材从所述储料台推向至所述送料台,当管材由所述送料台滚动至所述出料机构,并对所述出料机构施以向下的压力作用时,所述出料机构得以转动,以将钻完孔的管材推出所述钻孔槽,而施压于所述出料机构的待加工管材得以被进给至钻头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储料台具有一储料杆和一第一弹性元件,其中所述储料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储料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由所述储料杆延伸并连接至所述储料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储料杆呈弧形,且其弧度配合于管材的弧面,所述储料杆毗邻于所述进给通道,所述储料杆用于支撑待进给管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导向杆包括一套杆、一推杆和一第二弹性元件,其中所述套杆套在所述推杆上,所述推杆经由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套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套杆的端部呈钩子状,且端部的弧度配合于管材的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进给通道的横截面呈不封闭的圆弧形,且所述进给通道的半径自所述储料台向所述送料台逐渐减小,当所述套杆由所述储料台逐渐转动至所述送料台,所述第二弹性元件逐渐被压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出料机构包括一杠杆,所述杠杆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钻孔槽,且所述杠杆具有一进料端部和一送料端部,当所述管材在钻孔时,所述送料端部和所述钻孔槽的内壁形成一夹角以支撑所述管材,且此时所述杠杆的所述送料端部向下倾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自动进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自动进给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自动进给装置的导向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进给装置,包括一进给机构10,一导向机构20和一出料机构30,其中所述进给机构10具有一储料台11,一送料台12和一进给通道13,其中所述储料台11和所述送料台12分别联通于所述进给通道13,且所述储料台11位于所述送料台12的下方,所述储料台11用于放置待加工管材2。
所述送料台12设有一钻孔槽120,所述出料机构3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钻孔槽120内。所述自动进给装置与钻孔机相配合使用,其中所述钻孔机的钻头设置在所述钻孔槽120的上方,自动进给的管材2进入到所述钻孔槽120后便会对其进行钻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恩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恩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5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