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效防止磨手且能够弯曲的扎勾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5721.7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4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国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国丰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16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防止 能够 弯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绑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效防止磨手且能够弯曲的扎勾。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房地产行业越来越受青睐,目前,大多数建筑行业采用钢筋混泥土工程,而且钢筋网在绑扎时非常耗时间,因此,人们在绑扎时会用到扎勾,在绑扎的过程中普遍的现象就是扎勾比较磨手,而且由于扎丝比较细又不能戴手套,这给建筑工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手上常常受伤出现磨破现象,而且绑扎的效率也比较低,扎勾在不用的时候由于扎勾头比较尖,很容易刮伤人,普通的扎勾还不能拆卸,携带起来非常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有效防止磨手且能够弯曲的扎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防止磨手且能够弯曲的扎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效防止磨手且能够弯曲的扎勾,包括第一扎勾杆、第二扎勾杆、手柄芯、可旋转套筒手柄和扎勾头,所述第一扎勾杆、第二扎勾杆和手柄芯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扎勾杆的末端和第二扎勾杆的顶部由弯曲装置固定,所述弯曲装置包括第一铆钉、压板和第二铆钉,所述压板的一端通过第一铆钉固定设在第一扎勾杆表面,所述压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铆钉设在第二扎勾杆的顶部,所述第一铆钉为固定结构,且所述第二铆钉为可移动结构,所述第一扎勾杆的末端和第二扎勾杆的顶部的一侧还设有回转支承,所述可旋转套筒手柄的内腔设有转轴,所述可旋转套筒手柄与转轴之间设有滚珠,所述转轴通过焊接方式与手柄芯连接。
优选的,所述扎勾头与第一扎勾杆、第二扎勾杆与手柄芯弯曲之间均设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可旋转套筒手柄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可旋转套筒手柄的下端设有豁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扎勾杆、第二扎勾杆、手柄芯和扎勾头的表面均喷涂有防锈漆。
优选的,所述第二扎勾杆的一端内腔设有内螺纹,所述手柄芯的一端设有外螺纹,且所述第二扎勾杆的内螺纹与手柄芯的外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有效防止磨手且能够弯曲的扎勾,通过在手柄芯的表面安装转轴,转轴与可旋转套筒手柄之间设有滚珠,在使用的时候在滚珠的作用下可以使扎勾旋转,不会出现磨手现象,而且使用起来很流畅,在可旋转套筒手柄的下端设置豁口,可以向豁口内添加润滑油,防止可旋转套筒手柄的内腔出现生锈现象,通过在第二扎勾杆与手柄芯之间设置为螺纹连接,这样扎勾就可以拆卸,携带起来也比较方便,通过在第一扎勾杆和第二扎勾杆之间设置弯曲装置,这样扎勾杆就可以弯曲,防止扎勾头刮伤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旋转手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扎勾杆、2第二扎勾杆、3手柄芯、4转轴、5防滑纹、6可旋转套筒手柄、7豁口、8扎勾头、9弯曲装置、91第一铆钉、92压板、93第二铆钉、10回转支承、11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国丰,未经宋国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57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床用自动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固体生物质燃料化验压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