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5499.0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4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孟如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如苗 |
主分类号: | F28D1/047 | 分类号: | F28D1/047;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17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器,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在工业领域中经常使用的散热设备,现有的散热器主要采用空气流通式散热,所采用的散热介质主要是采用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一般的散热器都配备散热扇,通过散热扇促使空气流动进而达到散热目的。目前的散热器其散热效率低,对于大功率产热设备不能满足其散热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散热器,采用左侧螺旋散热管、中央螺旋散热管、右侧螺旋散热管的设计,能极大的增加散热器内部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其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组成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外壳、散热器内分离板、左侧螺旋散热管、中央螺旋散热管、右侧螺旋散热管、左开关、右开关、循环泵、安装座、主接头阀门,所述的散热器外壳内部设置散热器内分离板,左侧螺旋散热管、中央螺旋散热管和右侧螺旋散热管分别安装在散热器内分离板之间,所述的左侧螺旋散热管、中央螺旋散热管、右侧螺旋散热管的底部通过循环泵联通,所述的左侧螺旋散热管的上端安装左开关,右侧螺旋散热管的上端安装右开关,中央螺旋散热管的上端安装主接头阀门,所述的循环泵通过安装座固定在散热器外壳内的底部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散热器外壳内充满冷却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左侧螺旋散热管、中央螺旋散热管、右侧螺旋散热管均是螺旋铝合金管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散热器外壳是采用橡胶材质加工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散热器内分离板是钢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散热器,采用左侧螺旋散热管、中央螺旋散热管、右侧螺旋散热管的设计,能极大的增加散热器内部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其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组成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散热器外壳;2、散热器内分离板;3、左侧螺旋散热管;4、中央螺旋散热管;5、右侧螺旋散热管;6、左开关;7、右开关;8、循环泵;9、安装座;10、主接头阀门;11、冷却液。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外壳1、散热器内分离板2、左侧螺旋散热管3、中央螺旋散热管4、右侧螺旋散热管5、左开关6、右开关7、循环泵8、安装座9、主接头阀门10,所述的散热器外壳1内部设置散热器内分离板2,左侧螺旋散热管3、中央螺旋散热管4和右侧螺旋散热管5分别安装在散热器内分离板2之间,所述的3左侧螺旋散热管、中央螺旋散热管4、右侧螺旋散热管5的底部通过循环泵8联通,所述的左侧螺旋散热管3的上端安装左开关6,右侧螺旋散热管4的上端安装右开关7,中央螺旋散热管5的上端安装主接头阀门10,所述的循环泵8通过安装座9固定在散热器外壳1内的底部位置。
具体地,散热器外壳1内充满冷却液11,所述的左侧螺旋散热管3、中央螺旋散热管4、右侧螺旋散热管5均是螺旋管结构,散热器外壳1是采用橡胶材质加工而成,所述的左侧螺旋散热管3、中央螺旋散热管4、右侧螺旋散热管5是采用钢管加工而成,所述的散热器内分离板2是钢板制成,通过主接头阀门将高温液体输送至内部的左侧螺旋散热管、中央螺旋散热管、右侧螺旋散热管内,在散热器外壳内充满冷却液,左侧螺旋散热管、中央螺旋散热管、右侧螺旋散热管的螺旋结构极大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液位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污水筒体内部污水的水位,并通过指示灯显示,当指示灯为红色时,说明污水筒体内污水的水位量已经盛满。同时,本实用新型内部的活性炭吸附层能够吸附异味,圆柱孔笼内的樟脑球能够将异味掩盖,从而达到防止异味飘散影响周围环境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如苗,未经孟如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5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器翅片及换热器
- 下一篇:冲天炉可燃气体远距离输送再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