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序列汇流排装置及其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5401.1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6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晓萱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序列 汇流 装置 及其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通用序列汇流排装置及其连接器,尤指一种能够于长时间使用下防止多个金属接脚产生形变,而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通用序列汇流排装置及其连接器。
背景技术
多媒体电脑刚问世的时候,其与外界多个装置的传输接口不尽相同,如打印机仅能透过LPT port、网路数据机仅能透过RS232、滑鼠及键盘仅能透过PS/2等,繁杂的接口系统,加上必须安装驱动程序并重新开机才能使用的限制,都不免造成使用者的困扰。因此,创造出一个统一且支援热插拔的外接式传输接口,便成为无可避免的趋势。于1996年初,包括英特尔及微软等多家电脑信息相关的软硬件科技公司,共同发表了1.0版本的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不仅解决当时多数电子硬件设备间需倚赖不同通信接口及驱动固件所造成的相容性问题,且藉简化主机与外部周边设备的连线,以降低多数电子硬件设备的配置成本,通用序列汇流排更随着可携式数字装置的普及,而被大量且广泛的制造与使用,可用于以热插拔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或充电,且允许多个设备共用一汇流排,在经过十几年来的演进之后,负责制定通用序列汇流排标准的开发者论坛于2008年发表了3.0版本的通用序列汇流排,更说明此装置对于人们生活上的重要性与方便性。
请参阅图5所示,为一般常见之3.0版本的通用序列汇流排装置,其主要于一外露的基板50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前述多个连接端子中有五个连接端子相容于3.0版本的通用序列汇流排,为第一连接端子51,另四个连接端子51相容于2.0版本的通用序列汇流排,为第二连接端子52,且不同版本的连接端子彼此交错并列于该基板上,其中相容于3.0版本通用序列汇流排的五个第一连接端子51朝外形成有五个弧形连接件53,用以当该基板50设于任一相容装置时,能藉以五个弧形连接件53达到更佳的电连接与夹持效果。然而,当该基板50实际插设于任一相容的装置时,基板上的五个弧形连接件53容易被挤压而产生形变,当长时间使用或随着插拔次数渐增时,各弧形连接件53的翘曲程度将逐渐被消弭而造成为永久形变,而使各第一连接端子51的电连接效果及其与相容装置的夹持效果变差,降低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针对通用序列汇流排装置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通用序列汇流排装置,其可避免长时间使用或多次插拔之后,因内部结构发生永久形变而降低了原有的电连接及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该通用序列汇流排装置包含有:
一本体,包含有一信号处理芯片;
一连接器,设于前述本体上且与其信号处理单元连接;该连接器包括:
一端子座,连接该本体,该端子座具有一上表面,且该端子座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缓冲凹部;
多个第一金属端子,设置于该端子座的上表面,且各第一金属端子与各第二金属端子分别电连接该信号处理芯片,各第一金属端子分别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其后端固接于端子座上表面,其前端形成有一凸弧状的电接触部,该电接触部并悬空于端子座表面一对应的缓冲凹部。
藉此,在使用该通用序列汇流排装置时,本实用新型透过该端子座上表面的多个缓冲凹部以提供各第一金属端子的电接触部形变空间,避免其长期连续或多次受压使用之后,因多个电接触部逐渐弹性疲乏而产生无法自然回复的永久形变,从而使各电接触部于长时间使用后仍具有可靠的撑抵与电连接效果,而使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序列汇流排装置更加耐用,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达到延长通用序列汇流排装置整体使用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序列汇流排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序列汇流排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序列汇流排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序列汇流排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序列汇流排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 通用序列汇流排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例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3.0版本通用序列汇流排装置的外观图。
【符号说明】
10 本体 11 信号处理芯片
20 端子座 21 缓冲凹穴
22 缓冲通孔 30 第一金属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晓萱,未经沈晓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5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插座
- 下一篇:射频微波测试电缆直角转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