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层给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3829.2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3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明;吕勇;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昊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00 | 分类号: | F23K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640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层给煤装置。
背景技术
布煤器也称分煤器,也有称为分煤装置,有分层布煤器、分层分行布煤器,两者均属于分层布煤系列,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煤粉粘筛、挂筛、堵塞现象;受到高温炙烤、腐蚀氧化等影响,极易变形扭曲,甚者脱落。至今没有找到解决的好办法,没能统一起来。导致布煤不均匀,煤层厚度不一致,凹凸不平,无法达到均匀燃烧的目的,火床表面易现局部或大部板结“盖被”状况,终致灰渣含碳量高,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层给煤装置,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煤粉粘筛、挂筛、堵塞的问题,煤粉易清理,布煤均匀,燃烧均匀,节约原料,减少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层给煤装置,包括煤仓,煤仓下部设置给煤装置壳,给煤装置壳上部设置滚筒,滚筒下方设置布煤器,布煤器下方设置炉排,布煤器的一端焊接在给煤装置的后墙板上。
布煤器由倒置的V型铁板焊接而成。
V型铁板的角度为30°-50°。V型铁板依次水平状态焊接固定在给煤装置的后墙板上。
以角钢作为分煤器,使得燃煤经过分煤器后,可以达到垂直分行,二次分层的目的。此时,大部分的块煤滚落居沟谷,大部分的沫煤逐步堆积为垄状。
煤呈现垄形,所起作用如下:
1、扩大燃烧面积。垄形燃煤表面积,初始阶段,比平形增加30%-50%。相当于加长了炉排,缓解了因烧次煤炉排长度不够的缺陷;加大了炉腔容积热强度,提高出力;减少了炉排面积热强度,降低炉排负担,延长其使用寿命。
2、提前着火。据链条炉燃烧机理,前拱之下是点火、挥发份点燃阶段,着火的热量主要由炉拱和炉墙辐射而来。沟谷区受热面积比平面增加50%左右,沟谷也是部分热量反射后的会聚区,故此处温度高。同时垄体内风阻由大变小,风速由小变大,窜入谷内;沟谷是块煤集中之处,煤层又最薄,风阻小风速大,随谷形风由大变小,此时的风初入炉膛,含氧量最高。在谷内两股风相互扰动,形成涡流,与高热的煤迅速产生化学反应,首先着火。
3、立体燃烧。整个垄沟形煤表面都着火,提高了炉温,垄峰近处的粉煤被垄形产生的旋流卷起,呈现出动力燃烧状态。
4、动态燃烧。利用垄峰与沟谷的高度差、垄体的大破度在已造成谷内高温燃烧区的作用下,除引着了全面立体燃烧外,同时向垄体内横向扩散着火,温度上升,由于沟谷随燃烧体积缩小,同时在垄体内胀力作用下,垄逐渐塌落,随之产生动态燃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湿煤、杂物挂筛的问体,避免了变形问题,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煤粉易清理,布煤均匀,燃烧均匀,节约原料,减少成本,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煤仓,2、滚筒,3、布煤器,4、炉排,5、给煤装置壳,6、后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分层给煤装置,包括煤仓1,煤仓1下部设置给煤装置壳5,给煤装置壳5上部设置滚筒2,滚筒2下方设置布煤器3,布煤器3下方设置炉排4,布煤器3的一端焊接在给煤装置的后墙板6上。
布煤器3由倒置的V型铁板焊接而成。
V型铁板的角度为30°-50°。V型铁板依次水平状态焊接固定在给煤装置的后墙板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昊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昊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38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排放锅炉
- 下一篇:一种生产纳米碳酸钙时处理热风炉尾气的换热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