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烤鱼加工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1910.7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0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东山县海魁水产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B7/00 | 分类号: | A21B7/00;A2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4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烤鱼 加工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鱼加工生产线,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加工产业中,烤鱼一般是采用网兜或者传送带进行烤制的,这些传统的加工方式会造成烤鱼表面网纹明显或者烤制不均匀的现象,因此寻求一种能贵烤鱼表面不造成太大影响,且烤制均匀的加工生产方式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烤鱼加工生产线,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烤鱼加工生产线,包含按顺序设置的物料传送带、齿轮传送带、转换传送带、出料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传送带上设有穿串装置,齿轮传送带上设有烘烤室,转换传送带上设有脱针装置,其中齿轮传送带的带面低于物料传送带带面;所述穿串装置包含按压机构和串针机构,所述烘烤室包含底部设置的加热装置和顶部设置的排气管,另外设有与齿轮传送带相逆合的并设于烘烤室内的逆向传送带,所述脱针装置包含机械手螺旋机构、第二按压机构、推进机构和感应器。
所述物料传送带、齿轮传送带、转换传送带、出料传送带连接到相应的驱动装置。
所述穿串装置、烘烤装置、脱针装置连接到相应的控制系统。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将鱼体进行穿串烤制后再进行脱针,鱼体表面烤制均匀,且不会有什么严重的痕迹,整个鱼体就只有一个穿针的孔,孔洞细小,不会影响鱼体的外观,此种方法烤制出来的鱼体外观漂亮而且烤制均匀,味道更美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穿串好的鱼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最基本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烤鱼加工生产线,包含按顺序设置的物料传送带1、齿轮传送带2、转换传送带3、出料传送带4,所述物料传送带1上设有穿串装置5,齿轮传送带2上设有烘烤室6,转换传送带3上设有脱针装置7,其中齿轮传送带2的带面低于物料传送带1带面;所述穿串装置5包含按压机构51和串针机构52,所述烘烤室6包含底部设置的加热装置62和顶部设置的排气管61,另外设有与齿轮传送带2相逆合的并设于烘烤室内6的逆向传送带63,所述脱针装置7包含机械手螺旋机构72、第二按压机构71、推进机构73和感应器74。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步骤如下:
一、浸泡好的鱼体8随着物料传送带1被带到穿串装置5上,穿串装置5的按压机构51压住鱼体8,串针机构52则件串针9打入鱼体8内部并从鱼尾部分穿过,串针9包含齿轮头91,之后按压装置51上升,穿串好鱼体8随物料传送带1继续前行;
二、穿串好的鱼体8在到达物料传送带1末端时从物料传送带1上转移到呈两边设置且中间镂空的齿轮传送带2,在齿轮传送带2的带动下,穿串好的鱼体8进入烘烤室6进行烘烤;
三、此时设于烘烤室6内的逆向传送带63与齿轮传送带2相互逆合,且与齿轮传送带2呈反方向运转,此时串好的鱼体8的齿轮头91在逆向传送带63与齿轮传2送带之间缓慢运转带动鱼体8进行烘烤;
四、烘烤完的烤鱼8在齿轮传送带2的带动下完成与转换传送带3之间的转换,鱼体8在转换传送带3的带动下进入脱针装置7进行脱针,感应器74感应到鱼体8后,脱针装置7的第二按压机构71按住鱼体8,机械手螺旋机构72套住串针9的齿轮头91进行高速旋转,之后机械手螺旋机构72脱离齿轮头91,而脱针装置7的推进机构73则迅速发力推动串针9的齿轮头91内侧,使得串针9脱离鱼体8掉入出料机构;
五、脱针完毕的鱼体8随着转换传送带3来到出料传送带4,在出料传送带4的带动下往下一工位前行。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东山县海魁水产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东山县海魁水产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19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