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化材料试验环境温度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1361.3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8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荆;蒋玲;倪富健;周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8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化 材料 试验 环境温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化材料试验环境温度箱。
背景技术
材料试验过程中,通常需要设定试验温度,环境温度箱便是用来在试验过程中维持试验温度的装置。
传统试验温度箱大多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因此,环境温度箱通常都是一个封闭的不透明箱体,只留一个观察窗口,用于试验过程中对试件状态的观察。各种环境温度箱的观察窗口或大或小,但最多不超过箱体的正面面积,箱体四周的其他三个侧面则依然采用金属隔热夹层制造。
近年来,随着数字图像采集(DigitalImageCapture,简称DIC)技术的发展,利用高分辨率高速摄像头对材料试验过程中试件的状态,变形,裂缝扩展等进行跟踪观测得到了空前广泛的应用。而由于环境温度箱空间的局限,以及摄像头工作环境的要求,使得摄像头难以直接安装于试验环境温度箱之中,只能在温度箱外部假设摄像头,透过透明的观察窗口对试件状态进行跟踪观测。由于现有环境温度箱的观察窗口均设置在箱体正面,只能采用单摄像头对试件面向箱体正面的平面上的状态进行跟踪。然而许多材料试验中试件的变形是个三维问题,采用单平面数据进行分析无法全面研究材料在试验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力学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设计一种四侧面全透明的材料试验可视化环境温度箱,能够满足数字图像采集过程中多角度、多摄像头的架设需求,使得DIC设备能够从四周各个角度观察环境温度箱内试件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视化材料试验环境温度箱,包括试验箱和设备箱,试验箱由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密封合围而成,设备箱内设有能对试验箱内温度进行控制的控温装置,其中: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框架部分采用金属夹层隔热保温板制作,其余部分均采用透明隔热材料制作。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透明隔热材料为双层中空有机玻璃。
上述的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透明部均设置为透视窗,前侧板上的透明部设置为透视开合门。
上述的每个透视窗至少占据各自侧板的二分之一的面积;透视开合门至少占据前侧板二分之一的面积。
上述的顶板和底板均采用金属夹层隔热保温板制作。
上述的顶板上设置了三个通孔,其中位于两侧的两个通孔为用于穿过支撑立柱的支撑立柱通孔,位于中间的一个通孔为用于穿过加载杆的加载杆圆孔,支撑立柱通孔和加载杆圆孔内均配合有密封圈。
上述的支撑立柱通孔孔径为50mm;加载杆圆孔孔径为40mm。
上述的透视开合门一侧通过铰链连接于试验箱上,另一侧设置方便开合透视开合门的竖向条形把手。
上述的设备箱的壳体采用金属壁板制作。
上述的设备箱的前面板上设置散热窗口,散热窗口呈便于散热的蜂窝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可视化环境温度箱通过在前后左右四个侧面设置大面积的双层中空有机玻璃,在保证隔热保温的同时,能够在试验过程中提供四周全方位的观测角度,便于利用数字图像处理设备进行多角度跟踪观测。对于材料的试验、研发、评价等过程中充分掌握材料特性,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对试验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良,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图1的仰视图;
图5为图1的主视图;
图6为图1的后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试验箱1、顶板11、支撑立柱通孔11a、加载杆圆孔11b、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右侧板15、底板16、设备箱2、透视窗3、透视开合门4、散热窗口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视化材料试验环境温度箱,包括试验箱1和设备箱2,试验箱1由顶板11、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右侧板15和底板16密封合围而成,设备箱2内设有能对试验箱1内温度进行控制的控温装置,其中:前侧板12、后侧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的框架部分采用金属夹层隔热保温板制作,其余部分均采用透明隔热材料制作。
实施例中,透明隔热材料为双层中空有机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13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超声检测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测量磁钢毛坯密度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