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冷源机房空调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91199.5 | 申请日: | 2015-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7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翟志强;李明;冯树生;廖红亮;廖曙光;张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麦融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2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杨萍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冷源 机房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空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冷源机房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和通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通信企业的用电成本也在不断地上涨。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民用航空蓬勃发展,各类专用机房建设成倍增加,机房耗能不断攀升,电力设备不堪重负,能源短缺的局面已经突现,在有些地区不得不拉闸限电,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房节电已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机房常用的节能空调有直接引入新风节能系统、板式隔离式空气换热系统。直接引入新风式节能系统虽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但是存在洁净度问题,需要频繁更换过滤器,费用很高,且还不能保证机房内的湿度要求。此外,板式隔离式空气换热系统由于单位换热量较小,效率低,故体积较大,主要运用于空间较大的机房。
从以上几个方案可以看出,部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能的目的,且充分利用自然冷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但是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冷源机房空调系统,洁净度高,能耗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冷源机房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冷源制冷系统、第二冷源制冷系统、室内侧系统和控制系统;
所述的第一冷源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2、压缩机1、冷凝器5、节流装置4以及设置在冷凝器5上的冷凝风机6;蒸发器2、压缩机1、冷凝器5和节流装置依次串联形成环路;
所述的第二冷源系统包括换热器10、泵9、干冷器8以及设置在干冷器8上的干冷器风机7;换热器10、泵9和干冷器8依次串联形成环路;
所述的室内侧系统包括表冷器11和设置在表冷器11上的室内风机12;所述第一冷源制冷系统和二号冷源制冷系统均通过机房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与室内侧系统的表冷器11相连;
所述供水管路上设有第一三通阀;第一三通阀的入口与表冷器11上的供水口相连;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口与蒸发器2上的供水口相连;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与换热器10上的供水口相连;
所述回水管路上设有第二三通阀3;第二三通阀3的入口与表冷器11上的回水口相连;第二三通阀3的第一出口与蒸发器2上的回水口相连;第二三通阀3的第二出口与换热器10上的回水口相连;所述第一制冷系统和第二制冷系统通过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切换运行;
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逻辑控制电路,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设于室外侧,用于监测室外侧空气的温湿度;温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逻辑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逻辑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与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3的控制端相连。
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外侧温度高于预设值(15℃)时,通过逻辑控制电路控制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3的切换,保证第一冷源制冷系统和室内侧系统的连接,切断第二冷源制冷系统和室内侧系统的连接,启动第一冷源制冷系统;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外侧温度等于或低于预设值(15℃)时,通过逻辑控制电路控制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门3的切换,保证第二冷源制冷系统和室内侧系统的连接,切断第一冷源制冷系统和室内侧系统的连接,启动第二冷源制冷系统。
所述蒸发器2为微通道结构的蒸发器或铜管铝箔结构的蒸发器。
所述节流装置4为毛细管、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
所述冷凝器5为微通道结构的冷凝器或铜管铝箔结构的冷凝器。
所述干冷器8为微通道结构的干冷器或铜管铝箔结构的干冷器。
所述泵9为磁力泵或离心式水泵。
所述换热器10为套管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利用自然界中丰富的自然冷量为机房电子设备降温,室外冷空气不直接进入机房,解决新风系统的洁净度问题,保证机房内的洁净度要求;此外,采用干冷器,实现室外侧冷空气和循环水的换热,换热过程无冷凝水产生,避免除湿带来的冷量损失,且避免了现有的空气换热系统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制冷系统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制冷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冷源制冷系统,充分利用过渡季节和冬季的室外低温冷源,减少压缩机的运行时间,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同时该系统可弥补冬季传统制冷系统因压缩机无高低压保护时而停机的问题,保证机房的制冷量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室外侧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室内侧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麦融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麦融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11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型毛细管系统换热及分水装置
- 下一篇:公共场所自动喷雾降温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