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芳纶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防弹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0470.3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0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周苏萌;朱翔宇;丁建平;朱正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永利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5/04 | 分类号: | F41H5/04;B32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522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复合 防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层合板,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芳纶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防弹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多数为单纤维多层叠加而成,随着国防、航空航天、远洋作业以及各民用领域对防护和增强复合材料要求的日益提高,复合材料在满足强度高、抗冲击性强、质量轻等要求的同时,还往往同时需要满足耐化学腐蚀、耐日照、耐超高温/耐低温、阻燃、隔热、隔离化学物质等多重需求。单一纤维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由于各自材料存在的缺陷很难同时满足多重需求。例如,芳纶纤维层合板柔软性好,防刺效果优异,但耐光、水及化学性能差;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层合板质量轻,防护能力高,耐水、光及化学稳定性好,但不耐高温,断裂延伸大,造成弹击后的凹陷幅度大。
为了克服单一材料很难同时满足多重需求的不足,已提出将多纤维组分复合制成复合材料层合板。例如将多纤维组分层合板中复合石英纤维,可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保护内层材料;复合有碳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层合板可增加材料的刚度,并起到耐超高温和阻燃的效果;复合有聚氟乙烯和聚偏氟乙烯可以起到超强的耐强化学腐蚀和隔离化学物质的作用。而复合有芳纶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层合板,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硬度和热变形温度低、弯曲强度以及蠕变性能较差等缺点得到改善,而芳纶纤维的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绝缘、抗老化、生命周期长等优良性能得到充分体现,两者的结合制成的复合防弹板具有更好的耐冲击、耐高温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芳纶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防弹板,其不仅具有良好的耐冲击、耐高温性能,而且质量轻,抗老化性能强。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芳纶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防弹板,包括:
多组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的纤维层组,每组所述纤维层组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第三纤维层、第四纤维层及第五纤维层,所述第一纤维层与第五纤维层所用的纤维为芳纶纤维,所述第二、第三及第四纤维层所用的纤维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层与第五纤维层的纤维铺设方向均为与所述纤维层组长度的方向成30°~60°角,所述第二纤维层及第四纤维层的纤维铺设方向为与所述纤维层组的长度方向成120°~150°角,第三纤维层的纤维铺设方向为与所述纤维层组的长度方向成0°角。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纤维层的厚度为0.25~0.35mm。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纤维层的厚度为0.45~0.55mm。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纤维层的厚度为0.45~0.55mm。
优选的是,所述第四纤维层的厚度为0.45~0.55mm。
优选的是,所述第五纤维层的厚度为0.25~0.35mm。
优选的是,所述纤维层组的组数为50~80组。
优选的是,所述纤维层组之间设有粘合剂,所述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第三纤维层、第四纤维层及第五纤维层之间设有粘合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其不仅具有良好的耐冲击、耐高温性能,而且质量轻,抗老化性能强。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芳纶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防弹板的纤维层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芳纶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防弹板包括多组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的纤维层组100,多个所述纤维层组100从上到下依次铺设,直至设定的所述复合防弹板的厚度。所述纤维层组100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纤维层110、第二纤维层120、第三纤维层130、第四纤维层140及第五纤维层150,所述第一纤维层110与第五纤维层150为芳纶纤维纤维层,所述第二纤维层120、第三纤维层130与第四纤维层140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纤维层,所述第一纤维层110至第五纤维层150从上到下依次逐层铺设构成所述纤维层组100。作为一实施方式,第一纤维层110与第五纤维层150的厚度为0.30mm,第二纤维层120、第三纤维层130与第四纤维层140的厚度为0.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永利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永利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0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挂式靶标
- 下一篇:一种地面式火箭发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