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0226.7 | 申请日: | 201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0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任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线 载波通信 模块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还涉及基于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的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以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将模拟/数字信息通过载波调制的方式变成高频信号,然后再将高频信号通过电力线进行远距离传输,其最大的特点是无需重新铺设通信线路。一般情况下,传输媒介电力线主要分为三类:(1)高压电力线(35kV)、(2)中压电力线(10kV)、(3)低压电力线(380/220用户线)。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广泛用于各种通信控制系统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其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及其系统,其能够避免复杂的通信电网布线的难题,直接利用电力线将光伏电站的运行状况传输到监控电脑。安装简单,投资建设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其中包括信号发送电路模块、信号接收电路模、电力载波控制芯片和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和电力载波控制芯片连接;
进一步,所述信号发送电路模块包括第一谐振功率放大电路、输出滤波电路和第一耦合电路;所述第一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分别与电力载波控制芯片和输出滤波电路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路和第一耦合电路连接;
进一步,所述信号接收电路模块包括第二谐振功率放大电路、输入滤波电路和第二耦合电路;所述第二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分别与电力载波控制芯片和输入滤波电路连接,所述输入滤波电路和第二耦合电路连接。
进一步,所述输入滤波电路为带通滤波电路。
进一步,所述第一耦合电路为电容耦合电路。
进一步,所述第二耦合电路为电感耦合电路。
进一步,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微型逆变器、光伏数据采集器、RS485转换器和监控电脑;
进一步,所述微型逆变器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和光伏数据采集器连接,将太阳能电池的电压、电流、电压或电流的频率以及总发电功率传输至光伏数据采集器;
进一步,所述光伏数据采集器通过RS485转换器和监控电脑连接;所述光伏数据采集器对微型逆变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并传输至监控电脑,所述监控电脑对所采集的数据形成图表和报文;
进一步,所述监控电脑通过RS485转换器和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连接,用户通过监控电脑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发送指令,控制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调制信号。
进一步,所述光伏数据采集器包括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和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和数字信号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将微型逆变器中的电压值、电流值等参数加载在电力线传输给光伏数据采集器,从而避免了大量布置通信电网的难题。
2、监控电脑通过RS485转换器和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进行通信,使单片机控制电力载波控制芯片对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有利于优化发电资源。
3、用户可在监控电脑实时监控光伏电站中各个微型逆变器的运行状况,有利于用户把握电站运行状态,统筹安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之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的结构连接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之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的系统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为了方便说明并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说明所使用的方位词均以附图所展示的方位为准。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包括信号发送电路模块、信号接收电路模、电力载波控制芯片和单片机。所述单片机通过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方式和电力载波控制芯片连接。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载波控制芯片采用MI200E型号的电力载波芯片,单片机通过UART和电力载波控制芯片通信,并可控制电力载波控制芯片调制和解调信号。
所述信号发送电路模块包括第一谐振功率放大电路、输出滤波电路和第一耦合电路;所述第一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分别与电力载波控制芯片和输出滤波电路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路和第一耦合电路连接。其中,第一耦合电路为电容耦合电路。电容耦合电路对强电和弱电进行隔离,提供高频信号通路,阻止工频电流进入弱电系统,保证人身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02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可见光通信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超声波接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