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料输送机械混合料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9109.9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6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孔毅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文穂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80 | 分类号: | B29B7/80;B29C3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料 输送 机械 混合 料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原料输送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供料输送机械混合料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行业原料添加色种后,在输送过程中由于两种材料比重不同导致分层的现象,从而致使在产品注塑成型过程中出现颜色不均、产品存在色差及产品性能改变等生产问题。现目前行业都采用沸腾式结构,原结构由需要动力设备让原料在料斗内产生沸腾,这样使得设备能耗会比常用的料斗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供料输送机械混合料斗装置,混合颜色均匀,克服了色差问题,产品性能好,节约了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供料输送机械混合料斗装置,包括斗体、设置于斗体顶部的上端法兰及设置于斗体底部的下端法兰,所述斗体的内部设置分料装置,所述分料装置相对于斗体倾斜设置。
较佳地,所述分料装置由多个分料板组成,相邻分料板分别设置于斗体相反方向的内壁上,且分料板均相对斗体向内向下倾斜。
较佳地,所述分料板上均匀设置多个大小相等的通孔。
较佳地,所述通孔为圆型孔、长方型孔、椭圆型孔或长圆孔。
较佳地,所述分料板与斗体的倾斜角为30-75度。
较佳地,所述斗体底部的一侧设置一放料口,放料口与斗体焊接固定。
较佳地,所述放料口上设置一用于打开或关闭放料口的管帽。
较佳地,所述斗体的一侧设置一视窗玻璃,视窗玻璃通过视窗固定板与斗体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上端法兰与斗体之间通过满焊焊接固定。
较佳地,所述下端法兰与斗体之间通过满焊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分料装置,且分料装置由多个分料板组成,分料板相对斗体倾斜设置,使得塑料原料在输送过程中,避免了分层现象,且颜色均匀,避免了色差,提高了产品性能,整个装置简单,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料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上端法兰;2.分料板一 ;3.斗体;4.视窗固定板;5. 分料板二;6.视窗玻璃;7.放料口;8.下端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如图1、2所示,一种供料输送机械混合料斗装置,包括斗体3、设置于斗体3顶部的上端法兰1及设置于斗体3底部的下端法兰8,所述斗体3的内部设置分料装置,所述分料装置相对于斗体3倾斜设置。所述斗体3底部的一侧设置一放料口7,放料口7与斗体3焊接固定,采用满焊焊接。所述放料口7上设置一用于打开或关闭放料口7的管帽。所述斗体3的一侧设置一视窗玻璃6,视窗玻璃6通过视窗固定板4与斗体3固定连接,视窗玻璃6采用十字槽钢盘头螺钉与视窗固定板连接牢固即可。所述上端法兰1与斗体3之间、下端法兰1与斗体3之间通过满焊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分料装置由多个分料板组成,相邻分料板分别设置在斗体3相反方向的内壁上,且分料板均相对斗体3向内向下倾斜。如图1所示,分料装置由分料板一2和分料板二5组成,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根据斗体3的大小设置多个分料板,分料板与斗体3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例如所述分料板与斗体3的倾斜角为30-75度。
如图3所示,所述分料板上均匀设置多个大小相等的通孔,所述通孔为圆型孔、长方型孔、椭圆型孔或长圆孔(也可以叫做腰型孔)。图3中所示的分料板的通孔为长圆孔,长圆孔沿分料板均匀分布,利于粉料的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过程如下:上端法兰1与斗体3上部焊接为一体,采用满焊焊接;分料板一2和分料板二5与斗体3段焊牢固,并在斗体内成一定的倾斜角;下端法兰8与斗体3下部焊接一体,采用满焊焊接;放料口7在斗体3锥体部位开一孔位,然后放料口7与斗体3锥体焊接牢固,采用满焊焊接;视窗固定板4在斗体3直筒身痊开一孔,然后视窗固定板与斗体3直筒焊接牢固,采用满焊焊接;视窗玻璃6采用十字槽钢盘头螺钉与视窗固定板连接牢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文穂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文穂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91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外侧抽芯机构
- 下一篇:一种加压式捏炼机液压推混炼室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