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洁式水龙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88437.7 | 申请日: | 2015-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1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德化县康瓷陶瓷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06 | 分类号: | F16K3/06;F16K51/00;F16K27/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傅家强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的出水由控制阀控制,现有的控制阀通常设置在水龙头的进水侧,控制阀具有手柄式和感应式两种,手柄式控制阀通常内置在水龙头中,具有可被操作的手柄,使用者通过掰动手柄或旋转手柄实现控制阀的通断操作,由于使用者重复接触手柄,使手柄滋生大量的各种细菌,并传染给使用者,特别是在公共场所的手柄式水龙头上述问题尤为严重,为了克服手柄式水龙头的缺点,就有了感应式水龙头的产生,感应式水龙头由于使用者无需与水龙头手柄接触,因此避免的细菌滋生而传染的问题,但是感应式水龙头经常出现感应元件损坏,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洁式水龙头,可在出水时自动冲洗操作手柄,保证操作手柄的清洁,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洁式水龙头,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龙头本体,其特征在于:出水口中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水的阀体,阀体的阀杆上设置有与出水口相对的操作手柄,在出水口出水时可冲洗操作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可形成环绕所述操作手柄的水流。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中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阀体后端设置有进水孔、前段侧面设置有出水孔,所述阀体后段形成有环绕进水孔并与第一内螺纹配合旋紧的外螺纹,所述阀体前段与所述出水口之间形成环形的出水通道,所述阀体的阀杆从阀体的前端伸出所述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中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出水口中设置有环形压紧件,该环形压紧件形成有与第二内螺纹配合锁紧的外螺纹,所述阀杆从环形压紧件的中心孔伸出,所述环形压紧件上形成有圆周分布的出水孔眼。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前段形成有与所述环形压紧件相对的环形肩部,环形肩部与所述环形压紧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水龙头本体为陶瓷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手柄通过螺栓锁紧在所述阀杆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中的内侧形成有位于第一内螺纹后侧的环形限位部,所述阀体后端与环形限位部之间设置有环绕进水孔的第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阀体设置在水龙头的出水口中,且阀体上设置有与出水口相对的操作手柄,这样在水龙头的出水口出水时可冲洗操作手柄,每次使用都可以有效清洗操作手柄,防止操作手柄的细菌滋生和传染;阀体前段与出水口之间形成环形的出水通道,该环形出水通道可形成环绕操作手柄的水流,从而对操作手柄实现360°无死角清洗;水龙头本体采用陶瓷材料,具有环保、无污染、抗腐蚀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构件分解图。
图4为阀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自洁式水龙头,包括水龙头本体1和阀体2。
水龙头本体1为陶瓷材料,其一端形成有进水口11,另一端形成有出水口12,出水口12中的内侧形成有第一内螺纹121,出水口12中的外侧形成有第二内螺纹122。
阀体2后段形成有与第一内螺纹121配合旋紧的外螺纹24,阀体2后端面形成有进水孔232,出水口12中的内侧形成有位于第一内螺纹121后侧的环形限位部123,阀体2后端与环形限位部123之间设置有环绕进水孔232的硅胶密封圈27,阀体2前段侧面形成有出水孔231,阀体2前段与出水口12之间形成环形的出水通道A,阀体2的阀杆22从阀体2的前端伸出出水口12,出水口12中设置有环形压紧件3,该环形压紧件3形成有与第二内螺纹122配合锁紧的外螺纹,阀杆22从环形压紧件3的中心孔伸出,环形压紧件3上形成有圆周分布的出水孔眼31,阀体2的阀杆22上设置有与出水口12相对的操作手柄21,操作手柄21通过螺栓25锁紧在阀杆22前端;阀体2前段形成有与环形压紧件3相对的环形肩部26,环形肩部26与环形压紧件3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密封圈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德化县康瓷陶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德化县康瓷陶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8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料小尺寸补强钢片贴合缓冲压合结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芯可调缩孔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