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陶瓷釉面准不燃、高热阻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8107.8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8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波;都兴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奇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矫智兰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陶瓷 釉面 准不燃 高热 保温 装饰 一体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外墙防火、保温、装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纳米陶瓷釉面准不燃、高热阻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主要用于建筑外墙的保温和装饰。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已有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保温隔热材料为聚苯板(EPS),其优势是轻质、易切割,易打磨,可加工成各种形状、尺寸、厚度的板块,厚度均匀,保温效果易保证。无论怎样粘贴使用,厚度不变。EPS类保温材料价格便宜,与挤塑板、聚氨酯类保温系统相比,价格相差几倍。EPS凭借其优越的性能,在建筑市场上应用量最为广泛,无论是从使用效果还是造价分析,聚苯板(EPS)是很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也是外墙外保温板体系中性价比极其优秀的保温材料。
但是聚苯板(EPS)还存在如下不足,如:导热系数高达0.040W/(m.k),其防火性能差,极易燃烧,且燃烧时释放大量热量,生成大量有毒有害性质的烟雾,燃烧后收缩熔化产生空腔,从而加剧燃烧程度,燃烧的滴落物具有引燃性,从而使火灾进一步蔓延。
另外,无机保温材料在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中也有应用,其中使用较多是岩棉板,虽然燃烧等级能够达到A级,但其吸水率较大,吸水后岩棉将变成良性热导体,极易破坏保温系统的强度,产生安全隐患,并且岩棉生产为高耗能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纳米陶瓷釉面准不燃、高热阻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主要解决现有的聚苯板导热系数高及无机保温材料吸水率较大易破坏保温系统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纳米陶瓷釉面准不燃、高热阻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包括保温层,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保温层上附着砂浆复合网毡或网布形成的外侧防护层,厚度为1-6mm,外侧防护层上附着纳米陶瓷釉、树脂胶类、真石漆、饰面砂浆、仿石材、乳胶漆、金属漆或氟碳漆形成的饰面层,厚度为0.1-2mm;在由保温层、外侧防护层和饰面层组成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上预留锚钉孔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纳米陶瓷釉面准不燃、高热阻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将保温、装饰在工厂一次成型,实现了保温装饰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板材在工厂预制,现场粘贴及锚固施工,工艺简单,节省了抹面砂浆和饰面层等工艺的人工及材料成本,不仅大大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同时也解决了传统墙体抹灰、装饰多次复合、工程质量稳定性差等问题;2、利用纳米陶瓷釉或树脂胶类良好的渗透性、高附着性、将外露的保温板包裹其中,阻断了外界对其的侵蚀,使其寿命周期大大提高,改变了有机保温材料耐久性差的缺陷;3、纳米陶瓷釉或树脂胶类自身具有防水、自洁、高耐磨、耐老化、抗碱等特性,使饰面层的耐久性、耐褪色性大大提高;4、减少长期维修使用费用,解决了传统保温使用寿命25年后带来的二次施工费用及由此产生的大量不可降解废弃物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后顾之忧;5、使用准不燃、高热阻的改性EPS保温板,其燃烧性能等级、保温性能、压缩强度、表观密度、尺寸稳定性,吸水率等指标均有大幅提高;6、将纳米陶瓷釉或树脂胶类与砂浆复合网毡或网布有机结合为一体,使饰面层耐久性更好,自洁性更高;7、产品生产周期短,自重轻,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效,施工更加便利,成本更低;8、外墙面不需再做抹灰、装饰施工,减少现场湿作业,消除质量通病;9、从施工工法上解决了给建筑物后穿棉衣和饰面层的做法,同时在保温饰面一体化板生产工艺、结构构造、材料选材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解决目前同类产品在工艺、构造、选材中存在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奇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奇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81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