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空气滤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87136.2 | 申请日: | 2015-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5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汤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明涛 |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F02M35/08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晓波 |
| 地址: | 264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空气 滤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滤清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用于车辆使用的空气滤清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空气滤清器主要负责清除空气中的微粒杂质的装置。活塞式机械动作时,如果吸入空气中含有灰尘等杂质就将加剧零件的磨损,所以必须装有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由滤芯和壳体两部分组成,空气滤清器的主要要求是滤清效率高、流动阻力低、能较长时间连续使用而无需保养。而目前一些重型卡车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建筑工地、矿区等一些高尘埃的恶劣环境中,空气滤清器的使用寿命显著缩短,当不能及时清理或更换空气滤清器后,车辆会造成严重的损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在恶劣条件下车辆空气滤清器容易发生堵塞、失效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空气滤清装置,采用该装置能够将进入到空气滤清器中的气体进行初级过滤,防止较大的尘埃颗粒进入,同时能够对该装置进行自动清洗。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载空气滤清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两端开口的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顶部设有罩帽,所述罩帽为夹层结构,中间带有空腔,罩帽的内径与出气管的外径一致,在罩帽内壁上设有环状排列的透气孔,透气孔与罩帽内腔贯通;所述罩帽上设有升降装置,通过升降装置可带动罩帽在出气管顶部上下移动利用出气管的管壁对前述的透气孔进行封堵或开启;罩帽夹层的底部开口形成进气通道,在进气通道内设有初滤滤芯,在罩帽夹层的顶部空腔内设有环状设置的充气管,充气管上设有若干喷气嘴,所述的喷气嘴指向初滤滤芯,充气管与高压气管通过冲洗电磁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一气缸,所述气缸缸体穿过罩帽并与罩帽帽壁固定,气缸活塞杆伸向出气管内部,在出气管内部设有与出气管内壁固定的透气盘,所述的活塞杆与透气盘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内部设有活塞,活塞与气缸底盖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活塞与气缸顶盖之间形成气压腔;所述的气压腔与高压气管之间通过升降电磁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罩帽内顶部设有行程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的下方设有油滤装置,所述的油滤装置包括一储油室,储油室的顶部与出气管末端连接且储油室的内腔与出气管贯通,在储油室内设有二级出气管,所述的二级出气管底端穿过储油室的底板,二级出气管的顶端位于储油室内部;还包括一空气导流罩,所述的空气导流罩罩在二级出气管的顶部,空气导流罩与二级出气管的顶端之间留有空气通道,空气导流罩的底部与二级出气管的管壁之间通过遮油盘连接固定,所述的遮油盘为环状,遮油盘上设有若干通孔,在空气导流罩与二级出气管的管壁之间设有油滤滤芯,油滤滤芯位于遮油盘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对进入车辆空气滤清器的气体进行先期过滤,保证进入车辆内气体的纯净度,同时由于带有自净装置,车辆停止后可以自动对该装置的初滤滤芯进行清洗,保证滤芯进气通畅。该车载空气滤清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可广泛安装在经常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车辆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工作状态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工作状态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车载空气滤清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两端开口的出气管1,出气管1的顶部设有罩帽2。
如附图1所示,罩帽2为夹层结构,中间带有空腔21,罩帽2的内径与出气管1的外径一致,在罩帽内壁上设有环状排列的透气孔22,透气孔22与罩帽内腔21贯通,罩帽2可沿出气管1上下滑动,当罩帽2滑动到底部后,出气管1的管壁对透气孔22形成遮挡,此时出气管1的管腔与罩帽2的内腔21处于隔离状态,当罩帽2上升至顶部后,透气孔22露出,出气管1的管腔与罩帽内腔21通过透气孔22贯通。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如下一种结构用于控制罩帽2的上下移动。如附图1所示,包括一气缸3,所述气缸缸体31穿过罩帽2并与罩帽帽壁固定,气缸活塞杆32伸向出气管1内部,在出气管1内部设有与出气管内壁固定的透气盘4,所述的活塞杆32与透气盘4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内部设有活塞33,活塞33与气缸底盖之间通过弹簧34连接,活塞34与气缸顶盖之间形成气压腔35,该气压腔35与高压气管5之间通过升降电磁阀6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明涛,未经汤明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71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种新能源汽车用空气滤清器
-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的低温启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