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输框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86603.X | 申请日: | 2015-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6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坚;李世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日丰企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园园;万志香 |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运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装载货物的运输框架。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国际市场上10英尺、20英尺等尺寸的直管运输普遍采用人工运输的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人工成本高,不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推广,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非常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运输框架。
一种运输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扣件;
所述框架主体包括:
立柱,有多对,多对所述立柱平行设置构成所述框架主体的支撑架;
第一连接梁,设在所述支撑架的两侧,每侧相邻的两根所述立柱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梁连接,且靠近所述立柱底端的所述第一连接梁与多根所述立柱的底端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形成用于从一方向叉起所述框架主体的第一叉起位;以及
第二连接梁,靠近所述立柱的底端设置,构成用于放置物品的置物架,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梁之间和/或两侧的所述立柱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梁与多根所述立柱的底端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形成用于从另一方向叉起所述框架主体的第二叉起位;
所述扣件能够与所述框架主体的顶部配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插槽,所述扣件包括扣条及位于所述扣条两端的插销,所述扣件与每对所述立柱能够通过所述插销与所述插槽配合插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主体还包括多根加强梁,每对立柱的底端均通过所述加强梁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架同一侧的上部与底部的所述第一连接梁之间也通过所述加强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梁与所述立柱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梁与所述立柱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梁与所述第二连接梁垂直设置,与所述立柱的底端连接的所述加强梁与所述立柱垂直连接,与所述第一连接梁连接的所述加强梁与所述立柱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所述第一连接梁、所述第二连接梁、所述扣条、所述插销及所述加强梁均为条状结构的镀锌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构成所述立柱的所述条状结构的镀锌板为端部截面呈凹字形的中空板,且在凹字形凹陷部位的底部背向延伸形成非闭合式结构,该中空的部位形成所述插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构成所述第一连接梁、所述第二连接梁、所述加强梁、所述扣条及所述插销的所述条状结构的镀锌板的中部凹陷,且两侧均向与凹陷部位的同侧延伸形成M字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有三对,三对所述立柱围成长方体的所述支撑架;
每侧相邻的两根立柱之间至少通过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梁连接,且位于上部的所述第一连接梁与两所述立柱的顶端齐平连接,位于底部的所述第一连接梁构成从一方向叉起所述运输框架的受力梁;
位于外侧的两对所述立柱在靠近底端的位置均至少设有一根与相应的所述立柱或所述第一连接梁的端部连接的所述第二连接梁,该第二连接梁构成从另一方向叉起所述运输框架的受力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外侧的两对立柱中有三个立柱的顶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且倾斜向外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呈V字形。
通过使用上述运输框架,可以实现大单位货物的机械化操作,进而实现标准化的运输效果,装卸效率大大提高,且整个运输框架稳固可靠,可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运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运输框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运输框架的框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一种镀锌薄板的端部截面示意图;
图6为另一种镀锌薄板的端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日丰企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日丰企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66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合成PU树脂的液位检测储存罐
- 下一篇:一种双玻组件包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