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通信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及农作物生长参数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6200.5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0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潘洪军;赵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朱亮淞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监测 农作物 生长 环境 参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智能化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无线通信的用于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及农作物生长参数的系统。
背景技术
农业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农业生产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作物周围环境的变化对其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实现农作物农情信息的实时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农作物的农情信息是指农业资源、环境与主要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状况的信息。农情监测信息具有及时、客观与覆盖面广的特点,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农业信息资源,农情信息同时已成为各级决策、生产管理、生产经营及农产品市场部门制定农业政策、管理指导农业生产和制定经营策略的重要科学依据。
快速有效地采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农情信息,是开展精细农业的重要基础。农情信息主要包括水环境、土壤环境、小气候、与农作物生长状况相关的管理信息等要素,具有量大、多维、动态、不确定、时空变异性强等特点。
以小麦为例,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同生长环境各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温度影响农作物的发育速度,湿度影响作物的生育,并对病虫害的发生有着一定影响;光照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的农业生产和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及农作物生长参数的系统,可以实时获取农作物生长环境及农作物自身生长参数。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无线通信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及农作物生长参数的系统,包括若干自带一号蓄电池单元的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测单元、若干自带二号蓄电池单元的农作物生长参数监测单元、无线通信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信息发布单元、一号太阳能供电单元和二号太阳能供电单元,所述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测单元交错有序设置在农田待测区,所述农作物生长参数监测单元设置在抽样农作物上,且每个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测单元外接一号太阳能供电单元,每个农作物生长参数监测单元外接二号太阳能供电单元;所述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测单元和农作物生长参数监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通信单元与数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信息发布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测单元包括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土壤盐碱度传感器,所述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土壤盐碱度传感器测量端位于土壤表层以下的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测单元还包括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强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农作物生长参数监测单元包括农作物茎秆直径传感器、农作物径流传感器和农作物叶片厚度传感器,所述农作物茎秆直径传感器固定于茎秆两侧,所述农作物径流传感器通过弹簧夹固定于茎秆中部,所述农作物叶片厚度传感器固定于农作物叶片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太阳能供电单元和一号蓄电池单元分别通过控制器与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测单元供电连接;所述二号太阳能供电单元和二号蓄电池单元分别通过控制器与农作物生长参数监测单元供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农田待测区内,设置若干捕虫器,所述捕虫器包括太阳能捕虫器和性诱剂捕虫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测单元可以实时监测到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手段发送至数据处理单元分析处理后,通过信息发布单元提供给使用者参考;通过农作物生长参数监测单元可以实时监测农作物的成长参数,并通过无线传输手段发送至数据处理单元分析处理后,通过信息发布单元提供给使用者了解农作物实时生长状况。在两者基础之上,使用者结合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测单元发送回来的生长环境数据,分析得出更加合理的农作物生长环境需求参数。
2、本实用新型运用太阳能供电技术,并引进了控制器来合理调配太阳能供电与蓄电池供电之间的优化关系,节能、低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6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防盗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车载智能终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