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边推齿一体化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6109.3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4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祖江;彭俊华;李浚锋;王海阳;唐典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3P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边 一体化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边推齿一体化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汽车转向盘压铸毛坯件的料头切除、飞边清理和花键齿槽成型的切边推齿一体化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转向盘成型工艺主要为:压铸-切边-拉齿-打磨-包装发运,花键齿槽需单独采用拉齿的方式进行,需采用专用的拉床加工,从成本节约考虑,通过切边工艺后再进行拉齿工艺,加工相对复杂,因此,人们致力于将切边与拉齿工艺相结合形成切边拉齿一体结构。比如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0960536Y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制造金属拉链的自动推齿成型模具,其在上模和下模上分别设置有剪切配合的上切边刀、下切边刀,及剪切配合的上切齿刀、下切齿刀,结构简单,生产速度快,可批量生产。然而汽车转向盘切边拉齿工艺则不同,花键齿槽不能一次冲切到位,需要将推刀做成步进式的阶梯推刀,从而导致推刀行程非常长,长达150~200mm,仅仅依靠模具来实现压紧装置不能满足其冲切行程,这一技术难点有必要解决,才能实现在油压机上进行切边和推齿一体化成型,使得汽车转向盘成型工艺变更为:压铸-切边推齿-打磨-包装发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切边推齿一体化模具,其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可实现在油压机上进行切边和推齿一体化成型,简化了传统加工工艺,降低了制作工艺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切边推齿一体化模具,用于对汽车转向盘毛坯件的切边推齿一体成型,其包括下模及其上对待加工毛坯件进行端面支撑定位的支撑座,在该下模上方设置有可与之相向运动且相配合的上模,在该上模上固设有对所述待加工毛坯件圆周进行切边的切刀、及对所述待加工毛坯件中孔进行花键推齿的推刀,其中,在所述上模上设有与之相对运动且用于对待加工毛坯件进行压紧定位的压盘。
进一步的,所述推刀为步进式阶梯推刀。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上部设有驱使该上模作升降动作的第一油缸。
进一步的,在所述上模内固设有第二油缸,该第二油缸通过顶杆与所述压盘固接,且该顶杆相对滑动于所述上模上并与所述待加工毛坯件相对。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模中部设有工艺退刀孔。
使用时,启动设备运行开关,油压机主缸即第一油缸驱使上模下压,整个模具开始合模,当主缸下压至设定位置,转换为慢速,同时启动副缸即第二油缸驱动压盘下压,将待加工毛坯件压住后,主缸继续运行,驱动切刀、推刀分别对待加工毛坯件进行切边、花键推齿,当推齿切边完成后,主缸回升,推刀完全退回产品时,副缸停止,压盘复位,即完成整个切边推齿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可实现在油压机上进行切边和推齿一体化成型,简化了传统加工工艺,降低了制作工艺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模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合模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图2所述切边推齿一体化模具,用于对汽车转向盘毛坯件的切边推齿一体成型,其包括下模2及其上对待加工毛坯件3进行端面支撑定位的支撑座22,在该下模2上方设置有可与之相向运动且相配合的上模1,在该上模1上固设有对所述待加工毛坯件3圆周进行切边的切刀11、及对所述待加工毛坯件3中孔进行花键推齿的推刀14,其中,在所述上模1上设有与之相对运动且用于对待加工毛坯件3进行压紧定位的压盘12。
使用时,在上模1合模的过程中,先通过压盘12对待加工毛坯件3进行压紧定位后,上模1继续合模,由切刀11、推刀14对该待加工毛坯件3进行切边、推齿,可同时实现在油压机上进行切边和推齿一体化成型,简化了传统加工工艺,降低了制作工艺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的,推刀14为步进式阶梯推刀,该推刀14的推刀行程可达到150~200mm,替代传统的拉刀结构。
具体地,上模1上部设有驱使该上模1作升降动作的第一油缸(未图示),即油压机的主缸,主要用于对上模1、下模2之间的合模动力输入。在上模1内固设有第二油缸10,该第二油缸10通过顶杆13与压盘12固接,且该顶杆13相对滑动于所述上模1上并与所述待加工毛坯件3相对,通过第二油缸10、顶杆13及压盘12形成一顶出机构或压料装置,以满足模具的冲切行程,结构简单。
最后,在下模2中部设有工艺退刀孔21,用于推刀14进给及退刀时的工艺孔,以保证整个模具的正常切边推齿作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6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电脑显示屏支架的刮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底钢板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