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旋转芯的内置润滑油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4640.7 | 申请日: | 201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5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佘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和品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83 | 分类号: | B29C45/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旋转 内置 润滑 油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旋转芯的内置润滑油槽结构,属五金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一种注射成型的模具结构里有一套旋转模芯机构,该旋转模芯的功能在于将带螺纹外形制品螺旋脱模。传统的结构是将旋转模芯支撑在轴承以减少摩擦,即在旋转模芯外圆周线与X、Y轴四个交汇点上安装轴承,采用轴承外圆面作支撑点以减少摩擦,就机械结构而言,将旋转模芯视同旋转轴,采用轴承套装或支撑本无可非议,但是实践证明这样的结构存在技术缺陷。作为注射成型的模具,重要特征是温度高,虽然注射成型的模具都带有冷却系统,但是旋转模芯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轴承的冷却程度远远不够,因此自磨损程度严重,钢珠损坏率高,造成模具维修频繁,模具性能下降,残次品率高。这种结构的旋转模芯因其技术缺陷造成的不良品率在7%左右,每10万模次就要更换一次轴承,更换一次轴承的周期约4天左右,每10万模次一个周期里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约12万元。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传统结构的技术缺陷所造成的重大企业效益损失,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旋转芯的内置润滑油槽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旋转芯的内置润滑油槽结构,由模具本体、旋转芯、润滑油槽、模具腔构成,模具本体上有直径与旋转芯一致的圆腔,旋转芯为空芯的圆轴状结构,旋转芯的外壁由环绕型凹槽构成润滑油槽,旋转芯封闭连接在模具本体的圆腔内,旋转芯部分的空芯为模具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模具精度,不良品率由传统的7%降低到3%;自润滑性能好,减少维修频率和周期,维修周期由原来的10万模次提高到15万模次,维修周期也有4天降为1天,大幅度提高企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传统的轴承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中1、模具本体,2、旋转芯,3、模具腔,4、轴承,5、润滑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的实施例中,传统的旋转芯2由外圆周线与X、Y轴四个交汇点上安装轴承,采用轴承外圆面作支撑点以减少摩擦,但是旋转芯2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轴承的冷却程度远远不够,因此自磨损程度严重,钢珠损坏率高,造成模具维修频繁,模具性能下降,残次品率高。
在图2的实施例中,一种模具旋转芯的内置润滑油槽结构,由模具本体1、旋转芯2、润滑油槽5、模具腔3构成,模具本体1上有直径与旋转芯2一致的圆腔,旋转芯2为空芯的圆轴状结构,旋转芯2的外壁由环绕型凹槽构成润滑油槽5,旋转芯2封闭连接在模具本体1的圆腔内,旋转芯2的空芯部分为模具腔3。
实施例:在旋转芯2的润滑油槽5上填充耐磨油膏,将旋转芯2装入模具本体1的圆腔内,将旋转芯2封闭连接到模具本体1,旋转芯2在运转过程中靠自身的润滑油槽5内的耐磨油膏润滑,又是处在封闭环境,受热后油膏不会流失,润滑效果自然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和品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和品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46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进料橡胶挤出机
- 下一篇:一种治疗乙肝硬化结节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