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进水变速箱通气塞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4513.7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1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斯妮;曾敏;杨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7/027 | 分类号: | F16H57/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水 变速箱 通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变速箱通气塞,具体涉及一种防进水的汽车变速箱通气塞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在不同工作环境下行驶过程,变速箱周围环境难免会存在杂质、灰尘及污水。汽车启动到停车过程中,变速箱不同的工况下,齿轮箱内的温度会有升降变化过程。同时,齿轮箱内空气会随着温度变化热胀冷缩,通气塞的功能既是通过齿轮箱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连通,使前者的气压与后者平衡。
当变速箱内部温度下降时,内部空气收缩,外界空气通过通气塞流入箱内,这个过程中,如果通气塞不具有防尘防水功能,外界杂质、灰尘和水汽会随空气流入变速箱内,所以将外界大气中的杂质、灰尘及水汽挡住,使之尽量少进入齿轮箱内对于避免齿轮润滑油污染,零件锈蚀很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装方便、防尘防水的变速箱通气塞,主要解决现有汽车变速箱通气塞无法有效阻止外界杂质、灰尘和水汽进入变速箱内部,导致齿轮润滑油污染,零件锈蚀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该防尘防水的汽车变速箱通气塞,包括通气塞本体、O型密封圈、堵头、通气管和通气帽。所述的通气塞本体设置在变速箱壳体的顶部,能尽量降低润滑油接触到通气塞本体,然后通气管一端接着通气塞本体的通气管接头,一端连接着通气帽,将气体连通至通气帽。
上述的通气塞本体沿外圆上设有一圈凹槽,用于套装O型密封圈,起通气塞本体与壳体之间的密封作用。另通气塞本体底端沿内圆也设有一圈凹槽,用于固定堵头,堵头用于防止润滑油甩入通气塞本体的通气塞管。
上述的通气塞本体设有两个对称的卡扣,所述的通气塞本体可以安装变速箱壳体的固定孔处,卡扣可以防止通气塞从孔中退出。
上述的通气管一端套装在通气塞本体的通气管接头上,一端套装在通气帽上。
上述的通气帽为罩型结构,在底部设有通气孔及用于连接通气管的通气管接头,中间设有通气直管,其出口设有防尘网。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中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气塞的通气塞本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气塞的通气帽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气塞的通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通气塞的O型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通气塞的堵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通气塞的通气塞本体子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凸台;2、通气塞管壁;3、卡扣;4、出油口;5、凹槽;6、通气孔;7、凹槽;8、通气管接头;9、通气直管;10、通气孔;11、通气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变速箱通气塞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进水的变速箱通气塞,所述的新型通气塞包括:通气塞本体(如图1)、通气帽(如图2)、通气管(如图3)、O型密封圈(如图4)及堵头(如图5)。所述的通气塞本体设置于变速箱壳体的顶部,以避免通气塞本体接触到润滑油,然后通气管一端接着通气塞本体的通气管接头8,一端连接着通气帽的通气管接头11,将气体联通至通气帽。
所述的通气塞本体上设有凸台1,通气塞管壁2上两个对称的卡扣3,用于通气塞在变速箱壳体安装孔安装定位。考虑到通气塞本体与壳体之间的密封,通气塞管壁2沿外圆上设有一圈凹槽7用于套装O型密封圈。另通气塞管壁2上也设有两个出油口4、沿内圆上设一圈凹槽5及通气孔6。在通气塞管壁内有一个通气塞管,在变速箱内温度升高需要排气时,气体从卡扣3切口及通气孔6进入通气塞管内,气体流向通气塞管进到通气管,在气体中的油点粘附到通气塞管壁后滴到堵头上,从出油口4流回变速箱,凹槽5安装的堵头可防止润滑油甩入通气塞管。通气塞本体的一端上设有通气管接头,通气管套装在这上。
如图2所示,通气帽为罩型结构,在底部设有通气管接头11,用来连接通气管。当变速箱内温度下降,外界气体流回变速箱时,外界气体从通气孔10进到通气帽内,通气帽内设有一通气直管9,其进口在高位,并设有防尘网,伴随气体进入通气帽的杂质,水分会在重力作用下从通气孔10流出。通气帽上的通气管接头11连接着通气管,外界气体经由通气管进到通气塞本体最后达到变速箱内。
本实用新型变速箱通气塞结构简单,实现通气功能的同时,有效地阻止外界杂质与水分的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45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自动换挡操纵机构手柄球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液力耦合器油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