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摸式五子棋电子棋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3918.9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0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缪文南;梁佳鑫;朱万浩;谭建文;章盼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F13/2145 | 分类号: | A63F13/2145;A63F13/80;A63F13/8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5108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式 五子棋 电子 棋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式五子棋电子棋盘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五子棋棋盘的分类通常分为传统棋盘,实体电子棋盘和纯软件棋盘。传统棋盘就是在一个材料版面上篆刻棋盘线点布局,然后使用物理棋子进行对弈。使用物理棋子的缺点在于棋子容易被弄丢,而且它不能保留双方进行过的行走轨迹,例如像死局等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棋局;实体电子棋盘可以对棋局进行保存,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实体电子棋盘并没有联网功能而且仍然采用物理棋子的方式,这种物理棋子通常是一种特殊材料制作而成,主控程序通过感应棋子的投放位置来检测投棋点,但这并没有解决棋子容易丢失的问题;纯软件棋盘可以进行联网对弈,但只靠纯软件的对弈似乎缺少了实体棋盘下棋对弈应有的情趣和感觉。
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急需出现一种可进行远程互动的综合型多功能五子棋棋盘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触摸式五子棋电子棋盘系统,综合纯软件棋盘与实体电子棋盘可以进行棋局保存等优点,拥有如实体电子棋盘用手指触摸的真实感觉,并能通过远程互动实现不同时空的同时对弈,提高智能化水平。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触摸式五子棋电子棋盘系统,包括主面板和通过数据线连接在所述主面板下方的主控板;
所述主面板的上方设有棋盘,所述棋盘上设置有阵列棋点;所述主面板1的下方设有PCB板,所述PCB板布设与所述阵列棋点对应的触摸电路,所述触摸电路由电容式触摸驱动芯片驱动的电容环盘组成,且为内环设有通孔的同心圆环。
所述主控板设有主控制芯片,LED灯驱动芯片和与由所述驱动芯片控制的红蓝双色LED灯,所述红蓝双色LED灯从所述通孔中穿过与所述阵列棋点对应所述主控制芯片通过数据线与所述PCB板和所述LED驱动芯片连接,并控制其工作。
将以上触摸式五子棋电子棋盘系统接通电源,即可实现五子棋游戏对弈功能。
所述电子棋盘还设置有与所述主控制芯片连接的有线网络端口和/或安装有无线网卡,两个所述电子棋盘系统能通过所述有线网络端口和/或所述无线网卡与互联网连接,并通过云服务器进行远程互动,实现在不同空间的同时对弈。
优选的,所述主控板设置有可实现信息播报的语音模块,和记录棋局过程和结果的存储模块。
优选的,所述棋点的分布为15×15的矩阵。
优选的,所述电容式触摸驱动芯片不少于15个。
优选的,所述LED灯驱动芯片不少于8个。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棋盘还安装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由所述主控芯片控制。
优选的,所述电子棋盘还安装有实时时钟和显示所述实时时钟时间或计时的OLED显示屏,所述实时时钟由纽扣电池供电。
优选的,所述主面板上设置有控制键按键,所述控制键与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数据线连接,用以向控制芯片发出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触摸式五子棋电子棋盘系统,综合了纯软件棋盘与实体电子棋盘可以进行棋局保存等优点,拥有如实体电子棋盘用手指触摸的真实感觉,并能通过远程互动实现不同时空的同时对弈,提高智能化水平。拥有如实体电子棋盘用手指触摸的真实感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面板背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芯片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主面板;101-棋盘;102-棋点;103-PCB板;104-触摸电路;105-电容环盘;106-通孔;107-OLED显示屏;108-按键;2-主控板;201-红蓝双色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触摸式五子棋电子棋盘系统,包括主面板1和通过数据线连接在所述主面板1下方的主控板2;
所述主面板1的上方设有棋盘101,所述棋盘101上设置有阵列棋点102;所述主面板1的下方设有PCB板103,所述PCB板103布设与所述阵列棋点对应的触摸电路104,所述触摸电路104由电容式触摸驱动芯片驱动的电容环盘105组成,且为内环设有通孔106的同心圆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39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