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均衡式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3916.X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4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爱兰博功率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蔡晓红;柯夏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衡 充电器 | ||
1.一种均衡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30)、充电管理电路(10)和充电控制电路(20);
所述电池组(30)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电池;
所述充电管理电路(10)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20)连接;所述电池组(30)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20)连接;
所述充电管理电路(10)用于实现所述电池的恒压恒流充电;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20)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组(30)中电池的电压,并基于检测结果对各电池进行交替充电,直到每个电池均充满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衡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30)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池(31)和第二电池(32);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20)包括:第一开关电路(21)、第二开关电路(22)、第三开关电路(23)、第四开关电路(24)和所述检测比较电路(25);
所述充电管理电路(10)与所述检测比较电路(25)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1)分别与所述检测比较电路(25)和所述第一电池(31)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22)分别与所述检测比较电路(25)和所述第一电池(31)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电路(23)分别与所述检测比较电路(25)和所述第二电池(32)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电路(24)分别与所述检测比较电路(25)和第二电池(32)连接;
所述检测比较电路(25)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31)和第二电池(32)连接;
所述检测比较电路(25)用于检测并比较所述第一电池(31)和第二电池(32)的电压,并选择导通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1)和第二开关电路(22)以给所述第一电池(31)充电或选择导通所述第三开关电路(23)和第四开关电路(24)以给所述第二电池(32)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衡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电路(10)包括:充电芯片(IC1);
所述充电芯片(IC1)的型号为CX4056;
充电芯片(IC1)的第四引脚和第三引脚与外部充电电源连接;充电芯片(IC1)的第五引脚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衡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比较电路(25)包括:运算放大器(IC2)、采样电阻R6、采样电阻R7、采样电阻R8、电阻R5、电容C3、电容C4、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
运算放大器(IC2)的同相输入端经电阻R5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经电阻R4与运算放大器(IC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IC2)的同相输入端经电容C3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四开关电路(24)连接;
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运算放大器(IC2)的正电源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与运算放大器(IC2)的正电源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采样电阻R6的一端与分别运算放大器(IC2)的正电源端连接及第二电池(32)的正极连接,采样电阻R6的另一端经采样电阻R7接地;
运算放大器(IC2)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采样电阻R6和采样电阻R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衡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1)包括:场效应管Q6;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22)包括:场效应管Q5;
所述第三开关电路(23)包括:场效应管Q3和场效应管Q9;
所述第四开关电路(24)包括:场效应管Q4;
场效应管Q6的漏极与外部充电电源连接,场效应管Q5的漏极与外部充电电源连接;
场效应管Q4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Q4的漏极与场效应管Q5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Q5的栅极接地,并分别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场效应管Q6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5的栅极与场效应管Q6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与第二电池(32)的负极连接;
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9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场效应管Q6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Q3的栅极经电阻R16与运算放大器(IC2)的正电源端连接;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6的源极与第二电池(32)的正极连接;
场效应管Q9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3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Q9的漏极与第一电池(31)的正极连接;场效应管Q9的栅极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衡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电路(10)还包括:三极管Q18、稳压二极管DZ1和场效应管Q17;
其中,三极管Q18的基极经电阻R41与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连接,三极管Q18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17的栅极连接,并经电阻R42接地;三极管Q18的发射极与场效应管Q17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Q17的漏极经电容C1接地;充电芯片(IC1)的第四引脚和第八引脚与场效应管Q17的漏极连接,以及与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电阻R2与充电芯片(IC1)的第七引脚连接;场效应管Q17的漏极与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通过电阻R1与充电芯片(IC1)的第六引脚连接;场效应管Q17的源极与外部充电电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爱兰博功率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爱兰博功率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391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终端扫描仪的电源系统
- 下一篇:一种接触式充电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