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硫化氢气体的吸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83772.8 | 申请日: | 2015-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3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时秋颖;魏玲;薛卫东;张强;王同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2;B01D46/00;B01D46/30;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侯德玉 |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氢 气体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计量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硫化氢气体吸收的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硫化氢采样过程中,焦油、颗粒物等固体杂质会随着气体进入吸收瓶,对硫化氢气体的采样纯度造成干扰。现有的硫化氢气体采样装置没有过滤装置、吸收瓶瓶体过短过粗,部分硫化氢气体还没有来得及与吸收瓶的吸收液反应就从出气管流走了,硫化氢气体吸收效率不高。而且反应管伸入吸收瓶的一端出气孔孔数较少,孔径较大,硫化氢气体在出气孔处出气力度较大,且出气角度较为单一,造成部分硫化氢气体没有来得及与吸收瓶的吸收液反应吸收就从出气管流走了,进而硫化氢气体的吸收效率不高。而且由于吸收瓶的底部不平,不易取放。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硫化氢气体吸收精度高、吸收效率高,而且便于取放的硫化氢气体吸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硫化氢气体的吸收装置,包括进气管、反应管、瓶塞、出气管和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瓶,其特征在于:在进气管上设有缓冲过滤器,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气源,另一端与反应管的顶端连通,反应管的底端穿过瓶塞后伸入吸收瓶底部,反应管的底端为圆球状且设有多个出气方向不同的出气孔;出气管从瓶塞顶部穿过后与吸收瓶连通,且出气管上设有球状缓冲泡;所述的吸收瓶为细长的圆柱体玻璃瓶,且其底部与固定板上的固定孔配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缓冲过滤器包括球状缓冲过滤泡,缓冲过滤泡内填充有过滤棉。
进一步地,缓冲过滤泡两侧为圆管,且其中一侧的圆管外管壁磨砂,另一侧的圆管内管壁磨砂,两侧圆管的磨砂处与进气管磨砂处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进气管与反应管连通的一端外管壁磨砂,反应管与进气管连通的一端内管壁磨砂。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收瓶高为150mm~180mm,直径为30mm~45mm。
进一步地,反应管底端的圆球直径为20mm,且出气孔个数大于10个。
进一步地,吸收瓶与固定板上的固定孔间设有环形橡胶圈。
进一步地,进气管还与湿式气体流量计连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进气管上设置的缓冲过滤器,实现了对通入吸收瓶内气体的过滤,将气体中的焦油、固体颗粒物以及其他杂质进行初步过滤,防止其影响硫化氢气体的吸收精度。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对该缓冲过滤器内的过滤棉进行更换,对缓冲过滤泡进行清洗,保证其过滤效果。
通过对吸收管进行一定比例的加长、变细,使得从反应管底端出气孔释放出的硫化氢气体经过吸收瓶内吸收液的充分吸收,提高了吸收效率。
通过增加反应管底端出气孔的数目,使得气体从反应管释放的冲力变小,且开口方向各不相同的出气孔使得气体可以在吸收瓶内形成旋流,加速了硫化氢气体的吸收,提高了吸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进气管,2反应管,3瓶塞,4出气管,5吸收瓶,6吸收液,7出气孔,8缓冲泡,9固定板,10缓冲过滤泡,11过滤棉,12环形橡胶圈,13第一进气管,14第二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中箭头的方向为气体流动的方向。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该实用新型包括用于提供待吸收气体的圆管状进气管1,进气管1为玻璃管。进气管1与产生硫化氢气体的气源上安装的湿式流量计出口连接,伴随硫化氢气体进入进气管1的还有焦油、固体颗粒物以及一些其他杂质和气体。进气管1与反应管2连通将进气管1内的气体输送到实现装有硫化氢气体吸收液6的玻璃的吸收瓶5内。
反应管2的顶端与进气管1连通,底端则穿过吸收瓶5的瓶塞3伸放至吸收瓶5的底部,使得硫化氢气体可以从吸收瓶5的底部释放出来,经吸收瓶5内的硫化氢气体吸收液6充分吸收。硫化氢气体的吸收液6只能吸收硫化氢气体,而随硫化氢气体一起进去吸收瓶5内的其他气体则不被吸收,经出气管4流出吸收瓶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37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砖坯的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物流装卸输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