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能小系统的活动电池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2357.0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2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蔡吉俊;罗锋;吴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1014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能小 系统 活动 电池组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小系统的活动电池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具有储能功能的产品,会固定使用一种容量的锂电池组,限定电池组装配位置的时候,会使用紧固装配防止其窜动,以避免产生移位脱落等问题引起故障。此外还有一种锂电池安装方式是使用卡模进行限位,但是不同容量的电池组需要不同的卡模,使用通用的卡模需要将产品内部做出不同结构,就需要不同的模具或模具镶块。这种设计会增加成本,且不具备完全扩展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可控、设计简单,可以适应多种规格电池组的储能小系统的活动电池组固定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能小系统的活动电池组固定结构,在储能小系统的壳体上设置有电池组槽;所述电池组槽的槽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空隙;在空隙内对称设置至少两组带螺纹孔的固定柱;还包括电池组限位卡板;所述电池组限位卡板的顶部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设置螺纹孔;所述固定板的螺纹孔的位置与固定柱的螺纹孔相对应。
所述电池组限位卡板的两端底部设置卡槽。
储能小系统的活动电池组固定结构还包括缓冲泡棉;所述电池组限位卡板上设置缓冲泡棉放置槽。
所述电池组限位卡板的两侧壁的下部宽度小于上部宽度。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组定位柱和电池组限位卡板配合,使得使用同一套产品外壳,一个限位卡板,就能实现不同位置的安装,以匹配不同规格的锂电池组,且可以无障碍更换。
(2)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卡板底部设置卡槽,便于与电池组槽的槽壁相对固定。
(3)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缓冲泡棉,并在限位卡板上设置缓冲泡棉放置槽,这样能有效提高电池组的抗震能力。
(4)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卡板的侧壁下窄上宽,能适应各种形状的电池组以及电池组的倒角结构,能对电池组更好的包容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显示的是电池组限位卡板位于前一个位置。
图2为图1装配好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显示的是电池组限位卡板位于后一个位置。
图4为图3装配好后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壳体1、电池组槽11、空隙12、固定柱13、电池组限位卡板2、固定板21、螺纹孔211、缓冲泡棉放置槽22、缓冲泡棉3、大电池组4、小电池组5、自攻螺钉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储能小系统的活动电池组固定结构,在储能小系统的壳体1上设置有电池组槽11;电池组槽11的槽壁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空隙12;在空隙12内对称设置两组带螺纹孔的固定柱13;电池组限位卡板2的顶部设置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两端设置螺纹孔211;固定板21的螺纹孔211的位置与固定柱13的螺纹孔相对应。电池组限位卡板2的两端底部设置卡槽。电池组限位卡板2上设置缓冲泡棉放置槽22。电池组限位卡板2的两侧壁的下部宽度小于上部宽度。将电池组限位卡板2放置在前一组固定柱13处,用自攻螺钉6固定好,然后放入缓冲泡棉3,再放入8ah,12颗电芯的大电池组4。
(实施例2)
见图3和图4,将将电池组限位卡板2放置在后一组固定柱13处,用自攻螺钉6固定好,然后放入缓冲泡棉3,再放入4ah,6颗电芯的小电池组5。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2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合式热收缩套制作工艺流程
- 下一篇:防臭、防晒的银纤维与竹炭纤维复合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