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式污泥热分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2282.6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2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文;林常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学文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C02F11/12;C02F1/28;C10B53/00;C10B5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121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污泥 分解 装置 | ||
1.一种连续式污泥热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机组(1)、碳化装置(2)、循环水装置(3)、热交换回收装置(4)、输料装置(5)、尾气处理装置(6)和燃料供应装置(9);
所述燃料供应装置(9)分别与干燥机组(1)和碳化装置(2)相连;所述干燥机组(1)上设有第一进料口(11)、第一出料口(12)、第一进气口(13)和第一出气口(14);
所述碳化装置(2)上设有第二进料口(21)、第二出料口(22)、第二进气口(23)和第二出气口(24);所述热交换回收装置(4)上设有第三进气口(4231)、第三出气口(4221)和第一出水口(41);所述尾气处理装置(6)上设有第四进气口(61)、第四出气口(62)、第一进水口(63)、第二出水口(64);
所述第一进料口(11)通过输料管道与输料装置(5)相连,所述第一出料口(12)通过输料管道分别与第二进料口(21)和输料装置(5)相连,所述第一进气口(13)通过第一输气管道(81)与第三出气口(4221)相连,所述第一出气口(14)通过第二输气管道(82)与第三进气口(4231)相连;所述第二出料口(22)通过输料管道与循环水装置(3)相连,所述第二进气口(23)通过第二输气管道(82)与第一出气口(14)相连,所述第二出气口(24)通过第一输气管道(81)与第四进气口(61)相连;所述循环水装置(3)分别与第一进水口(63)、第二出水口(64)和第一出水口(41)相连;所述第二输气管道(82)上设有高压风机(8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式污泥热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组(1)包括至少2个干燥窑炉(15),所述各干燥窑炉(15)串联后与碳化装置(2)相连,所述各干燥窑炉(15)从上至下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碳化装置(2)设置在干燥窑炉(15)的下方;所述干燥机组(1)外壁上包裹有密封壁(16),所述密封壁(16)与干燥机组(1)外壁之间形成流通腔(17),所述流通腔(17)的下端与碳化装置(2)连通,所述流通腔(17)的上端与尾气处理装置(6)的第四进气口(61)相连;所述干燥窑炉(15)内设有螺杆推进器(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式污泥热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装置(2)包括燃烧机(25)和焦油汽化器(26),所述燃烧机(25)通过第一输气管道(81)与焦油气化器(26)相连;所述焦油汽化器(26)通过第一输气管道(81)与流通腔(17)连通;所述碳化装置(2)内设有螺杆推进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式污泥热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回收装置(4)还包括超导热管热回收器(42)和螺杆式压缩机(43),所述超导热管热回收器(42)包括“Z”形导热板(421),所述“Z”形导热板(421)上端连接有储热器(422),下端连接有换热器(423),所述螺杆式压缩机(43)设置在“Z”形导热板(421)的左侧空隙处,所述换热器(423)与螺杆式压缩机(43)相连;所述换热器(423)包括第三进气口(4231)和内置出气口(4232),所述储热器(422)包括第三出气口(4221)和内置进气口(4222),所述螺杆式压缩机(43)包括第五进气口(431)、第五出气口(432)和第一出水口(41),所述第五进气口(431)与内置出气口(4232)相连,所述第五出气口(432)与内置进气口(4222)相连;所述换热器(423)采用超导相变材料热管回收干燥机组(1)第一出气口(14)排出的水蒸气的热量;所述螺杆式压缩机(43)采用R401A制冷剂将经过热量回收的水蒸气进行冷凝,冷凝水经过第一出水口(41)进入循环水装置(3),冷凝除湿后的空气经过内置出气口(4232)进入储热器(422)加热升温后进入干燥机组(1)循环利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式污泥热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料口(22)与循环水装置(3)之间设有出碳冷却罐(7),所述出碳冷却罐(7)上设有第六进气口(71)和第六出气口(72),所述第六进气口(71)和第六出气口(72)分别通过第二输气管道(82)与输料装置(5)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学文,未经李学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22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铂金通道玻璃液真空排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