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淬火处理工艺中的工件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2113.2 | 申请日: | 2015-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9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景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维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515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淬火 处理 工艺 中的 工件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设备,尤其是一种淬火处理工艺中的工件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是工件加工处理中的必要工艺之一,现有的淬火工艺往往基于淬火槽以及其内部的淬火介质完成。淬火过程中,为确保工件的淬火效果良好,其往往需要使得淬火介质相对于工件产生运动;现有的淬火技术中,工件在淬火槽内的位置相对固定,其仅依靠淬火槽中的搅拌装置产生的液流使得淬火介质运动。上述淬火介质的运动控制方式难以使得淬火介质在工件四周产生足够的相对运动,以使得工件处的淬火介质流速达到淬火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淬火处理工艺中的工件传输装置,其可使得工件在淬火过程中始终保持与淬火介质的相对运动,从而使得其淬火效果得以改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淬火处理工艺中的工件传输装置,其包括有淬火槽槽体,淬火槽槽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淬火槽槽体中设置有工件传输装置,其包括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之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运动的传输链,传输链之上设置有多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工件置放槽,所述传输链通过电机进行驱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传输链由两条彼此平行的传输支链构成,其分别对应连接有对其进行驱动的电机;所述工件置放槽在两条传输支链之间进行延伸,工件置放槽分别与两个传输支链相对的侧端部设置有连接至传输支链的支撑杆件,支撑杆件与传输支链之间通过转轴连接。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两条传输支链构成的传输带带动工件置放槽进行稳定的水平传输运动,从而使得其可通过与淬火介质的相对运动使得工件的淬火效果得以改善;工件置放槽与传输支链之间的连接方式则可使得工件置放槽在重力作用下始终保持水平,从而避免工件置放槽中的工件发生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工件置放槽的侧端部中设置有两个支撑杆件,其分别位于工件置放槽的侧端部的侧边对应位置。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两个支撑杆件对工件置放槽提供其与传输链之间稳定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工件置放槽在平行于传输支链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截面采用V形结构。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V形结构的工件置放槽使得工件始终保持在工件置放槽内部,以避免其因工件置放槽的晃动等因素发生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工件置放槽的各个端面之上设置有多个网格,其可通过网格使得工件与淬火介质之间的接触面积得以增加,从而使得工件的淬火效果得以进一步的改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传输链的上端部的高度位置低于淬火槽槽体内的液面高度;所述淬火槽槽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朝向传输链上端部进行延伸的工件输送槽,工件输送槽的端部设置有电磁阀。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工件输送槽完成工件的上料处理,即将工件直接放置于工件输送槽之上,继而使得工件朝向传输带运动;当任意工件置放槽运动至传输链上端部时,工件输送槽端部的电磁阀开启,使得工件落入工件置放槽之上,以使其进入淬火槽槽体内部,从而进行淬火处理;上述机构使得工件在淬火工艺的上料过程中仅需人工监控即可,无需进行工件的置放操作,从而使得上料效率以及整体工艺处理效率得以显著改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淬火处理工艺中的工件传输装置,其可通过传输链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运动,从而带动传输链之上的多个工件置放槽随之一同在淬火槽槽体内进行水平方向的传输运动,进而使得工件始终与淬火介质之间保持稳定的相对运动,以通过淬火介质的相对流动使其对于工件的冷却效果得以改善,使得工件具有更为良好的淬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件置放槽俯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淬火槽槽体、2—搅拌装置、3—固定支架、4—传输链、41—传输支链、5—工件置放槽、6—支撑杆件、7—转轴、8—工件输送槽、9—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维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维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2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服
- 下一篇:一种化学氧气呼吸器用生氧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