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井潜水泵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1606.4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3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单坤航;虎增峰;柳海军;张超;张磊;孙跃锋;王向航;苑迪;袁海洪;崔晓;徐炳杰;张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马广宇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72300 河南省三门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潜水 泵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设备,特别是一种矿井潜水泵房(又称简约型矿井潜水泵泵房)。
背景技术
传统的矿井潜水泵泵房布置形式为:垂直吊装潜水泵,有多个大断面泵井每个泵井可安装三到四台潜水泵,垂深一般超过30m、泵井通道、潜水泵通道和通往泵井顶端的通风斜巷。存在地质条件要求高、工程量大、施工困难、设备安装难度较大、工期长、清挖不方便等缺点。因此,泵房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矿井潜水泵房,可有效解决现有矿井潜水泵泵房地质条件要求高、工程量大、施工困难、设备安装难度较大、工期长、清挖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泵房硐室、泵房通道、泵坑、排水管道和潜水泵,泵房硐室内设有通往水平大巷的泵房通道,泵房硐室下部有管子通道,管子通道内横向放置有排水管道,泵房通道与管子通道相连通,泵房硐室内的泵坑壁龛与泵坑相连通,泵坑处有相连通的溶瘀坑,每相邻的泵坑之间由导水巷相连通,泵坑壁龛上设有通风管,导水巷与泵坑之间装有闸板阀,泵坑内装有与排水管道相连通的潜水泵,构成通往排水钻孔或井筒的通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将潜水泵泵房进行集约化布置,将传统的潜水泵吊装改为水平放置,并进行了空间结构上的优化布局,将传统安放潜水泵的大断面、大垂深、施工难度高的泵井改变为深度较浅、断面较小、易于施工的泵坑,并省去了潜水泵通道和通往泵井顶端的通风道,对地质条件要求较低,减少工程量,降低施工难度,方便设备安装,节省工程费用,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向剖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向剖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C-C向剖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D-D向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泵房硐室、泵房通道、泵坑、排水管道和潜水泵,泵房硐室1内设有通往水平大巷的泵房通道2,泵房硐室1下部有管子通道8,管子通道8内横向放置有排水管道,泵房通道2与管子通道8相连通,泵房硐室1内的泵坑壁龛与泵坑相连通,泵坑处有相连通的溶瘀坑,每相邻的泵坑之间由导水巷相连通,泵坑壁龛上设有通风管,导水巷与泵坑之间装有闸板阀,泵坑内装有与排水管道相连通的潜水泵,构成通往排水钻孔或井筒的通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马广宇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义马广宇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16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矿井节能排水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煤机液压支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