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惯性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1590.7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9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京;邱龙学;邹坤丽;邓应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8;G01C19/00;G01P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陈桢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惯性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航测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无人飞行器等具有较高振动频率的载体上的惯性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无人飞行器的惯性测量装置的减振结构是在控制模块的壳体外部铺设减振垫用以减振。然而采用此减振结构,减振垫需要安装在一个平台上,从而导致整个控制模块的体积和重量增大,进而增加了无人飞行器的无效负载;其次,由于减振垫外露设置,使得减振垫易损耗,提高了减振垫损毁的机率,从而影响无人飞行器的惯性测量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惯性测量装置的体积庞大、减振效果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且减振效果好的惯性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了一种惯性测量装置,包括传感器,以及与所述传感器连接的运算组件;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外壳、以及内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的惯性传感器与配重块;所述惯性传感器埋设于所述配重块内;所述配重块相对的两侧分别对应通过第一减振元件以及第二减振元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一减振元件、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第二减振元件依次粘接形成的整体卡接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一减振元件与所述第二减振元件的结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一减振元件与所述第二减振元件均为胶垫。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一减振元件与所述第二减振元件均为方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中,所述运算组件包括第二外壳,以及内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的电路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中,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运算组件通过柔性电路板实现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惯性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一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惯性测量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惯性测量装置中的配重块相对的两侧分别对应通过第一减振元件以及第二减振元件固定在第一外壳的内壁上,能够极大地减小无人飞行器等载体的工作振动对惯性传感器的影响,起到很好的减振效果,进而提高惯性传感器测量的稳定性;再者,采用上述第一减振元件以及第二减振元件的结构,能够大幅度地缩小所述惯性测量装置的体积和重量,进而能够增大无人飞行器等载体的负载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惯性测量装置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惯性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物体的运动状态,其包括传感器1、运算组件2以及柔性电路板3。
具体地,如图1所示,传感器1包括第一外壳11、惯性传感器12、配重块13、第一减振元件14以及第二减振元件15。该第一外壳11大致为中空的方形结构,惯性传感器12、配重块13、第一减振元件14与第二减振元件15均安装在第一外壳11的内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外壳11包括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第一壳体111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壳体112上,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可采用螺纹件(未图示)进行连接,采用此结构,能够便于打开第一外壳11对其内部的惯性传感器12、配重块13与减振元件14等结构进行检修。
如图1所示,该惯性传感器12包括用于检测角速度信号的陀螺仪(未图示)以及用于检测加速度信号的加速度计(未图示)。本实施例中,惯性传感器12埋设于配重块13内。该惯性传感器12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该配重块13大致为方形结构,其相对的两侧分别对应通过第一减振元件14以及第二减振元件15固定在第一外壳1的内壁上,也即配重块13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减振元件14,其相对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减振元件15。由于惯性传感器12埋设于配重块13中,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极大地减小无人飞行器等载体的工作振动对惯性传感器12的影响,起到很好的减振效果,进而提高惯性传感器12测量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1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缓冲式传动齿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转杯纺纱机的避振缸液压油回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