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球输送机链板过渡段连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81383.1 | 申请日: | 2015-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0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冯红喜;马续勋;张保明;安静雷;阴文行;李海亮;吴瑞平;高红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钢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66 | 分类号: | B65G47/6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76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机链板 过渡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是一种钢球输送机链板过渡段连接装置,适用于钢球输送机链板之间的柔性过渡。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钢球输送机,上一台输送机链板与下一台输送机链板衔接处设有一种钢板焊接而成的钢簸箕,输送钢球时,钢球自由从一台输送机链板经钢簸箕滚落至另一台输送机链板上,然后再掉入链板下侧收集筐中;在这个过程中,个别钢球由于在链板上的位置不同,极不容易从链板脱落,造成链板与钢簸箕间卡球,从而造成输送设备损坏。以上为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钢球输送机链板过渡段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解决了现有钢球输送机链板与钢簸箕之间卡球,造成输送设备损坏的问题,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钢球输送机链板过渡段连接装置,包括固定钢簸箕,其特征是:还包括活动连接板、转轴、防撞挡板、弹簧支架和两弹簧,固定钢簸箕的后端与活动连接板通过转轴相连接,在固定钢簸箕上的前侧位置安装有防撞挡板,在固定钢簸箕上的后侧位置安装有弹簧支架,弹簧支架后端与活动连接板的左、右端通过两弹簧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该钢球输送机链板过渡段连接装置还包括由光电开关控制的声光报警装置,该由光电开关控制的声光报警装置安装在活动连接板的外侧旋转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撞挡板由主挡板和设置在主挡板左、右两侧的两件翼挡板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支架由两件“┏”形支架构成,两件“┏”形支架分别安装在固定钢簸箕上的后侧左、右两端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该连接装置可实现钢球输送机链板之间的柔性过渡,无人值守情况下避免了钢球输送机链板与其过渡段连接装置之间卡球,从而避免损坏输送设备;2)当钢球输送机链板与其过渡段连接装置之间卡球时,还能够通过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方便工作人员及时现场处理;3)另外,该连接装置还设有防撞挡板,可防止被卡钢球弹出伤人,保证了工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钢球输送机链板过渡段连接装置,包括固定钢簸箕1,其特征是:还包括活动连接板3、转轴2、防撞挡板6、弹簧支架5和两弹簧4,固定钢簸箕1的后端与活动连接板3通过转轴2相连接,在固定钢簸箕1上的前侧位置安装有防撞挡板6,在固定钢簸箕1上的后侧位置安装有弹簧支架5,弹簧支架5后端与活动连接板3的左、右端通过两弹簧4相连接。所述防撞挡板6由主挡板8和设置在主挡板8左、右两侧的两件翼挡板7构成。所述弹簧支架5由两件“┏”形支架构成,两件“┏”形支架分别安装在固定钢簸箕1上的后侧左、右两端位置。
如图1所示,该钢球输送机链板过渡段连接装置还包括由光电开关控制的声光报警装置,该由光电开关控制的声光报警装置安装在活动连接板3的外侧旋转方向上。
本钢球输送机链板过渡段连接装置在使用时,将该连接装置的活动连接板3与上一台输送机链板连接,将该连接装置的固定钢簸箕1与下一台输送机链板连接。正常状态,在两弹簧4的拉力作用下,固定钢簸箕1和活动连接板3处于平整吻合状态,钢球自由滚落从上一台输送机链板落入本钢球输送机链板过渡段连接装置,经该连接装置的活动连接板3、固定钢簸箕1后滚落入下一台输送机链板,然后再掉入链板下侧收集筐中;当个别钢球没有从链板滚落,卡在链板与该连接装置的活动连接板3之间,挤压活动连接板3,活动连接板3沿着钢球切线方向张开,当张开到一定的角度时,安装在活动连接板3的外侧旋转方向上的由光电开关控制的声光报警装置,其光电开关探测到活动连接板3的该张开角度时,触发声光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报警语音响起、报警灯点亮;当活动连接板3张开到与链板距离可以通过钢球的角度后,活动连接板3在两弹簧4的拉力作用下恢复原位,被卡钢球被活动连接板3挡回并滚入到固定钢簸箕1,然后落至另一台输送机链板,再掉入链板下侧收集筐中,同时后续钢球也可顺利通过链板;防撞挡板6可防止被卡钢球被活动连接板3挡回后弹出伤人,保证了工作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钢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钢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1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