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腔体件内环形倒扣脱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0969.6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4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梁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腔体件内 环形 倒扣 脱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注塑模腔体件内环形倒扣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模具中,若塑料件为圆环形,圆环形塑料件的一侧制有壁面,另一侧为开口,且开口的内壁制有内环形倒扣结构,已有技术通常是将其制成较窄宽度的内环形倒扣,然后通过强脱,使塑料件的内环形倒扣脱出型芯,这样塑料件位于倒扣处脱模时易变形,甚至被拉断,产品的成品率低,从而提高生产成本,并且内环形倒扣宽度小,装配不可靠,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有利于塑料件的内环形倒扣脱出模具,成品率高,提高生产效率,塑料件内环形倒扣宽度合适,与装配件装配可靠的注塑模腔体件内环形倒扣脱模机构。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腔体件内环形倒扣脱模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在上复板下设置型腔,下复板上设置滑座,滑座上设置型芯,型芯与型腔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塑料件下制有内环形倒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座中设置支撑柱,滑座的外侧安装左油缸、右油缸、前油缸和后油缸,滑座上制有左右滑轨和前后滑轨,所述型芯包括上部的主型芯,在主型芯下设置左内抽芯、右内抽芯、前内抽芯和后内抽芯,主型芯与支撑柱相连接,左、右、前、后内抽芯分别与塑料件的内环形倒扣相配合,所述的左内抽芯中制有左槽,左内抽芯下制有左滑块,左油缸带动左滑块在左右滑轨上滑动,右内抽芯中制有右槽,右内抽芯下制有右滑块,右油缸带动右滑块在左右滑轨上滑动,前内抽芯下制有前滑块,前油缸带动前滑块在前后滑轨上滑动,后内抽芯下制有后滑块,后油缸带动后滑块在前后滑轨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腔体件内环形倒扣脱模机构,主要特征是将型芯分为上部的主型芯,在主型芯下设置左、右、前、后内抽芯,其中左、右内抽芯呈小半圆形状,在左、右内抽芯中开有左、右槽,而前、后内抽芯小于左、右槽,在合模注塑时,左、右、前、后内抽芯组合在一起外壁形成整个圆形,使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口部内壁形成一个内环形倒扣,当塑料件注塑成型后,模具开模,先由前、后油缸带动前、后滑块在前后滑轨上向内侧移动,前、后滑块带动前、后内抽芯滑动,使前、后内抽芯先脱出塑料件的部分内环形倒扣,当前、后内抽芯相接触后,再由左、右油缸带动左、右滑块在左右滑轨上向内侧移动,左、右滑块带动左、右内抽芯滑动,使左、右内抽芯脱出塑料件的内环形倒扣,直至左、右内抽芯相接触,由于左、右内抽芯的左、右槽大于前、后内抽芯,因此左、右内抽芯闭合时不会与前、后内抽芯相抵触,此时左、右、前、后内抽芯都已完全脱出塑料件的内环形倒扣,塑料件便可从模具中取出,塑料件的内环形倒扣脱出容易,成品率高,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塑料件内芯内倒扣的有足够的宽度,保证其与装配件装配可靠,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注塑模腔体件内环形倒扣脱模机构合模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4是注塑模腔体件内环形倒扣脱模机构内抽芯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C—C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4的D—D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7是左油缸与左滑块、左内抽芯配合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8是前油缸与前滑块、前内抽芯配合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9是左、右、前、后内抽芯抽芯状态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腔体件内环形倒扣脱模机构,如图1—图9所示,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在上复板下设置型腔11,下复板上设置滑座21,滑座上设置型芯,型芯与型腔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3,塑料件下制有内环形倒扣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座21中设置支撑柱22,滑座21的外侧安装左油缸23、右油缸24、前油缸25和后油缸26,滑座21上制有左右滑轨27和前后滑轨28,所述型芯包括上部的主型芯4,在主型芯下设置左内抽芯5、右内抽芯6、前内抽芯7和后内抽芯8,主型芯与支撑柱22相固定,左、右、前、后内抽芯5、6、7、8分别与塑料件3的内环形倒扣31相配合,所述的左内抽芯5中制有左槽51,左内抽芯下制有左滑块52,左油缸23带动左滑块在左右滑轨27上滑动,右内抽芯6中制有右槽61,右内抽芯下制有右滑块62,右油缸24带动右滑块在左右滑轨上滑动,前内抽芯7下制有前滑块71,前油缸25带动前滑块在前后滑轨28上滑动,后内抽芯8下制有后滑块81,后油缸26带动后滑块在前后滑轨上滑动。主要特征是将型芯分为上部的主型芯4,在主型芯下设置左、右、前、后内抽芯5、6、7、8,其中左、右内抽芯呈小半圆形状,在左、右内抽芯中开有左、右槽51、61,而前、后内抽芯7、8小于左、右槽,在合模注塑时,左、右、前、后内抽芯5、6、7、8组合在一起外壁形成整个圆形,使注塑成型的塑料件3口部内壁形成一个内环形倒扣31,当塑料件注塑成型后,模具开模,先由前、后油缸25、26带动前、后滑块71、81在前后滑轨28上向内侧移动,前、后滑块带动前、后内抽芯7、8滑动,使前、后内抽芯先脱出塑料件3的部分内环形倒扣31,当前、后内抽芯相接触后,再由左、右油缸23、24带动左、右滑块52、62在左右滑轨27上向内侧移动,左、右滑块带动左、右内抽芯5、6滑动,使左、右内抽芯脱出塑料件的内环形倒扣,直至左、右内抽芯相接触,由于左、右内抽芯的左、右槽51、61大于前、后内抽芯7、8,因此左、右内抽芯闭合时不会与前、后内抽芯相抵触,此时左、右、前、后内抽芯都已完全脱出塑料件的内环形倒扣,塑料件便可从模具中取出,塑料件3的内环形倒扣31脱出容易,成品率高,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塑料件内芯内倒扣的有足够的宽度,保证其与装配件装配可靠,保证了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0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虚拟机调度的方法及调度监控器
- 下一篇:一种收集方法及装置